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舞蹈文化与旅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国舞蹈文化与旅游

分类:【传统文化】

舞蹈文化指体形艺术和体态形象创造、表达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独特的文化语言。中国舞蹈的发展伴随中国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中国舞蹈文化涵盖了舞蹈这一艺术门类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以及它所依赖的历史和现实的种种状况和现象。从历史分期来看,中国舞蹈的发展历经了原始舞蹈、古代舞蹈、近代舞蹈和当代舞蹈几个历史阶段。原始舞蹈包括繁衍人类的求偶舞、表现征战生活的古武舞、从人类与自然的搏斗中产生的古老健身舞、以及反映宗教活动的祭祀舞。古代舞蹈包括奴隶社会的礼仪祭祀舞即巫舞和傩舞,周代的乐舞、万舞、雅乐舞,春秋战国民间的祭祀舞,汉代的俗乐舞、掌上舞和“以舞相属”的礼节性舞蹈,两晋南北朝的杂舞、袖舞、胡舞,唐代的燕乐舞、软舞、踏舞、打令,宋代的队舞、花鼓、朴旗子、舞旋,元代的跳神,明清的戏曲舞蹈和绚丽多彩的民间灯彩等。近现代舞蹈包括了清末民初的戏曲舞蹈艺术,受“五四”运动革命思想引导的进步舞蹈活动,延安新秧歌运动等。建国以来,中国舞蹈经历了五、六十年代民间传统艺术学习浪潮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新发展阶段,“文革”时期舞蹈畸型发展阶段,八十年代以来舞蹈转折并取得重大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舞台上舞蹈创作活跃。中国舞蹈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文化对古代舞蹈发展有重要影响。传统的“中庸”思想对舞蹈审美观念有深刻影响。“乐与政通”的思想是促使舞蹈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佛教思想文化对唐代舞蹈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道家思想文化则多体现在民间舞蹈和各类祭祀舞蹈、巫术舞蹈中。中国舞蹈体现了在农耕文化中,人与宇宙、与世界的种种关系。在人与宇宙的关系中,舞蹈往往是沟通人神的工具。在人与现实的关系里,舞蹈一般是自娱的手段,并体现了人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种种关联。中国舞蹈注重人与现实的关系。丰富的舞蹈文化遗产,除了保存在大量的史料中,在许多古代遗址和文物以及现今民间生活中,也仍然保存着。随着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舞蹈文化走进了中外旅人的视野,人们在观赏各种风景、建筑和文物时,都必不可少地接触到古代舞蹈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反映。西北地区的石窟艺术展现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舞蹈艺术。甘肃、内蒙地区的岩画记载着原始舞蹈文化的遗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舞蹈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展现了民族的风情。陕西、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大量的汉画象砖(石)、墓室、陵园等遗址,使人们可以看到汉唐时期各种舞人形象和舞蹈场面。山东沂南、嘉祥地区,江苏沛县、河南南阳地区,保存着不少反映汉代百戏歌舞的汉画砖(石)。陕西地区有大量唐代墓室、陵园和浮雕,记载着隋唐舞蹈艺术的情况。现存的各种民间舞蹈,河北“地秧歌”等,保留着古老的地方风土人情。总之,舞蹈以它生动优美的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积蕴,是旅游文化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