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赃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六赃制分类:【传统文化】 区别六种赃物罪的制度。赃物指因贪污、受贿、窃盗等非法途径获取的财物。此类非法途径种类较多,就犯罪而言,其情节及后果轻重不等。唐朝即已在法典中明确区分赃物,划定六种不同的赃物罪: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强盗,窃盗,坐赃。在处刑上,受财枉法重于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重于坐赃,强盗重于窃盗。明朝六赃稍有变化:监守盗,常人盗,窃盗,枉法,不枉法,坐赃。因赃物种类不同而确定不同罪名,并给以轻重不等的刑罚,能够更准确地定罪量刑,真正做到罪合其行,罚当其罪。另外,明确规定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及受所监临财物,也反映出中国古代重法治官、严刑禁止官吏贪赃的特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