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其他成语典故中的服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其他成语典故中的服饰

分类:【风俗文化】

Alasnam’s missor(英)

阿拉斯纳姆的镜子

此成语源出阿拉伯中世纪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在故事中,阿拉斯纳姆从神怪处得到一面镜子,如果当他照镜时镜面洁净得一尘不染,那么此时他心中所想的女子必是贞洁无瑕的; 如若镜子沾染灰尘,那女子就是不贞的。由此该成语意为“忠贞的试金石”。

玉に瑕 (日)

白玉有瑕

此语出自松江重赖(1602―1680)著的《生吹草》。其原意本是,白玉上有一点瑕疵。现在这一成语用来形用近乎完美的人或事物遗憾地存在微小的缺憾。

knocked into a cocked hat(英)

被打成三角帽

此语出自玩九柱游戏的术语。“被打成三角帽”意为技术高超,现被引喻为“被打得一败涂地”、“被驳得体无完肤”。

the web of Penelope (英)

La toile de Penèlope (法)

珀涅罗珀织物

此语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在俄底修斯远征特洛亚期间,他的妻子珀涅罗珀忠贞守节,在宫中苦苦等候杳无音讯的丈夫早日归来。面对众多权高位重的求婚者,珀涅罗珀心如止水毫不动心,但也只能委婉拒绝那些求婚者。她为等到丈夫归家团聚,想方设法地拖延时间。于是,她谎称在决定与哪位求婚者结婚之前,先要亲手为公公织一件寿衣。她每天白日织就,夜晚又拆掉,所以寿衣总是不能完工,求婚者也只好继续等待。在丈夫迟迟不归的漫长日子里,无理的求婚者不但赖在宫中大吃大喝而且为非作歹。她的秘密最终还是被人发觉,婚期再也无法拖延下去了。万幸的是她的丈夫终于在这一年回来了,并同儿子一起杀死了求婚者。由这一历史传说产生出该成语,意为“翻来覆去毫无结果的工作”。

袖振れ合ろ他生の缘 (日)

擦袖相遇,前世有缘

语出自丸光广(1579―1638)著的《竹斋物语》,原意是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逢,乃是前世之缘。该成语意为人世间关联都是缘分注定。

藏在衣橱里的骷髅

1832年以前,英国法律曾禁止医生解剖除死囚以外的任何尸体。虽然后来法律作了修改,允许医生解剖死尸,但尸体价格非常昂贵,医生通常只能买一具尸体,他们尽可能地将高价购来的尸骨小心保存起来,以使其能够长期地用于科研。由于当时社会舆论一致反对这种保存尸骨的行为,医生就将骨骸偷偷地藏在暗处或衣橱里。这个秘密被传扬开之后,人们便怀疑每个医生的衣橱里都藏有一具死人的骷髅。这一出自早期人体科研活动的成语,后来被用以比喻个人的隐私、丑事或罪行。

smoke the pipe of peace(英)

抽和好烟袋

此语源自北美印第安人的一种习俗,陌生人或敌对的双方表示修好,便共抽一袋和好烟。该成语用于表示亲善,好客,消除隔阂。穿麻衣的人

此语出自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四世》。一个以拦路抢劫为生的坏蛋叫做福斯塔夫,一天他在酒店里把自己扮成英勇的侠客,把被两个人袭击的事吹成被100个人围攻,并谎称自己以惯用的招式杀死了两个穿麻布衣服的恶汉。后来这个荒诞的故事又被他改成与4个穿麻衣的人搏斗。到最后他竟说自己制服了7个穿麻衣的人。当然谎言很快被揭穿了。由此该成语具有“不存在的人物”、“凭空捏造出来的人物” 的含义。

Se mettre sur son trerte et un (法)

穿上了三十一

此语意为,穿上了最华丽的服装或节日盛装。在法语中,“三十一”的发音与旧时用三千根经线织成的华丽呢绒的发音相似,在后来的流传中因两词发音相近而讹传为“三十一”。

Essere nato vestito(意)

穿衣出世

有些婴儿出生时,头上裹着一层粘膜,数日后便会自行脱落。民间传说这种“穿衣出世”是吉祥的预兆,孩子的一生都将幸福如意。此语为“福星高照”、“上天眷顾”、“幸运”等意。

Einem in den Beutel blasen(德)

吹鼓某人的钱袋

此语用来比喻行贿。

throw the handkerchief to(英)

丢手帕

出自游戏用语。现在意为“看中某人”或“接受对方的追求”。

Пол сукно положигь(俄)

放到呢绒底下

在俄国帝政时代,很多不称职的官吏将公文拖着不办,以此索贿。他们常把那些公文放在呢绒桌下,时间久了便积压下了很多无人问津的公文。此语意为把某事拖着不办,或对其置之不理。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英)

镜子世界

此语源自家喻户晓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姊妹篇《镜中世界》(1871),它们均出自英国著名的童话作家卡罗尔(1832―1898)之手。现在,此语常用来比喻“完全颠倒“或“歪曲的”。

看得不值一枚针

此语出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半夜在城堡前的露台上见到了父王的亡魂,为了弄清父亲暴死和母亲改嫁的真相,他决定应亡魂的感召到一个僻远的地方去。朋友劝他不要远行,哈姆雷特说: “嗨,怕什么呢?我把我的生命看得不值一枚针;至于我的灵魂,那同父王的亡魂一样是永生不灭的,它又怎会加害于我的灵魂呢?它又在招手叫我前去了,我要跟它去。”后来,此语精炼为成语,表示丝毫不值得放在心上或丝毫不值得重视。

Crispin

克里斯平

在西方传说中,圣?克里斯平曾做过制鞋匠,后来还被奉为制鞋行业的守护神。据说,他和克里斯皮恩兄弟都出生于罗马。公元303年,他们三人前往法国的苏瓦松传播基督教,一路上他们全靠制鞋补鞋度日糊口。因此后来他的名字就成为“制鞋匠”的代称。

宝の持腐れ (日)

空藏美玉

此语出自日本永井龟友著的《当世银持气质》。原意是,虽然拥有难得的宝物,却白白浪费,不去利用和使用它。这一成语意为,即便拥有超凡的本领,若不很好地运用它,也就变得毫无价值。

明けて悔しき玉手箱 (日)

令人失望的首饰盒

在日本传说中,浦岛太郎从龙宫公主那里得到一只精美的玉制首饰盒,他满心欢喜地以为里面一定装有奇珍异宝。然而他打开盒子后,其中不但没有宝贝,还冒出一股白烟,白烟又转瞬变成一位老人。此成语用来比喻希望落空时的失望的心情。

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 (英)

帽子里有蜜蜂

在英国16世纪的民间风俗中,人们认为发狂的人是因为他脑袋里有只嗡嗡叫的蜜蜂。故此语用来比喻“异想天开”、“痴心妄想”。皮革或衣料

出自18世纪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诗《论人》。原诗直译为: “有德者君子,无德者小人,余者何足道,皮革或衣料”。诗中所写到的“皮革”是指皮匠,“衣料”指的是牧师,所以此诗后两句应意译为“余者何足道,皮匠或牧师”。后来由于一些人的曲解和以讹传讹,“皮革或衣料”一语变为成语,转义相当于汉语中的“鸡毛蒜皮”或“芝麻绿豆”,意为无关紧要的事物或无价值的东西。

Idem de lienzo (西班牙)

同样的粗布

此语出自西班牙将军罗穆阿尔多?若格斯的回忆录 《一个博尔哈老兵的经历》(1881)。作者曾参加过西班牙第一次内战(1833―1839),当时在向上司作的有关军服的报告中常说:“呢料军裤,同样的粗布;呢料护腿,同样的粗布……”后人以此表示“千篇一律”。

图利街的三个裁缝

图利街是英国伦敦的一条旧街道。此语出自曾先后任英国外交大臣和首相的政治家乔治?甘宁之口。甘宁在一次演说中说道:“图利街有三个裁缝,向下议院提呈一份请愿书,开头就声称: ‘我们全体英国人民……’,俨然自居为全体人民的代表而出来陈述人民的意愿。事实上,他们仅仅是三个裁缝而已。”后来这一成语常被用来讽刺那些自诩代表全体人民的一小伙人。

EI culoy las dos piernas (西班牙)

臀部和两只裤腿

此语出自一则墨西哥民间笑话。据说,有个专做长裤的裁缝经常拖延交货时间。每当顾客按约定时间来取货时,他就说: “只剩下臀部和两只裤腿没有完成,下星期六一定交货。”由此衍生出此成语,表示一项紧急分派的工作尚未开始进行。

小裁缝

在德国作家格林兄弟的童话故事《勇敢的裁缝》中,主人公是一个小裁缝。小裁缝人小力薄,他以自己一下打死七只苍蝇为傲,并在自己的饰带上绣了“一下打死七个”的字样。他为使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的本领,便离开裁缝店去周游。一路上,他用智慧战胜过力大无比的巨人,又娶了美丽的公主为妻,最后又当上了国王。该成语用于表示智慧比无知的蛮力更有力量。

Das Hery in die Hose fallen (德)

心掉到裤子里去了

在德国瓦尔特堡市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 许多大学生把一个手握军棍、留长辫子、穿紧身上衣的骑兵模型扔进火里焚烧,嘴上还唱着歌。歌词大意是:“有个英勇强壮的波兰人,穿上紧身上衣,为的是充作好汉,不让心掉到裤子里去。”后来此语用于形容被吓得魂不附体的狼狈之态。

iY un jamón con chorreras! (西)

再来一块有长饰带的火腿肉!

据西班牙学者埃尔南德斯?希尔瓦的《曼努埃尔?费尔南德斯?冈萨雷斯传》记载,西班牙1868年革命期间,在巴塞罗那市中心的一条大街上,有人挂出一盏玻璃方灯,其四面玻璃上各写一句起义口号,“推倒修道院! ”“武装人民! ”“取消五一税! ”“消灭教会! ”。一个市民对起义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的,便在方灯上吊一块木牌,上面写道: “再来一块有长饰带的火腿肉! ”

古代西班牙的服饰里有一种装饰领,在领口上系有一串由大而小的绳结组成的长饰带,用来挂在胸前以佩带骑士纹章。这种长带同火腿肉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故该成语用来讽刺提出非分要求的人。

pin-money (英)

针线钱

现在,一根缝衣针是微不足道的,而在生产技术低下的古代,制造出一根纤细的针确是重大的进步。英国直到14世纪时才开始使用比较精致的缝衣针。但在那时,针的价格昂贵,并且只能在规定的几个日期里买到,即每年的1月1日和2日。故此,这样珍贵的缝衣针也只有富贵人家用得起。由此在民间产生一种风俗,在筹备婚事时,男方要为未来的妻子准备一笔款项作为购针之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