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北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北衙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禁卫军机构。《新唐书?兵志》云:“夫所谓天子禁军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诸卫兵是也;北衙者,禁军也。”卫兵属于府兵系统,宿卫长安,驻扎在皇城的朱雀门内,位于宫南,故称南衙;禁军的任务是守卫皇宫,驻屯禁苑,位于宫北,故称北衙。南衙十六卫是唐代府书的最高领导机构,长官称大将军,正三品,将军1至2人,从三品,另有长史1人,掌判诸曹,赞大将军考课,录事参军1人,掌勾稽诸曹事。其下设有仓曹、兵曹、骑曹、胄曹和司阶、中侯、司戈、执戟等“四色官”大将军对上直属皇帝,对下直接督率诸府。卫下设有折冲府,有内、外府之别。内府卫士宿卫宫廷内部,外府卫士轮番到京城宿卫,称为番上。北衙禁军,指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等十军。其中神策军实力最强,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南衙属宰相节制,北衙归皇帝直辖。禁卫分属,各成体系,其用意在于“文武区别,更相检伺”(《新唐书?李揆传》),起相互制约的作用。唐前期,南衙十六卫很受倚重,甚至经常带兵打仗。唐中期以后,府兵制衰败,十六卫仅作为仪仗队而存在,同时北衙禁军势力却逐渐增长起来。另,辽国的南、北枢密院有时也被称作南、北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