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公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吕公著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政治家。字晦叔,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夷简子。庆历进士。召试馆职不就,通判颍州,郡守欧阳修以为讲学之友,尝两上荐状,称其学瞻文富,器深识远,恬于进退,言必有中,可 重任。英宗即位,加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神宗立,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公著封驳而解职。熙宁元年(1068),知开封府。二年,任御史中丞,因反对实行青苗法和反对任用吕惠卿而出知颍州。初,王安石兄事公著,私交素善,尝举以自代,缘此,遂绝情。八年,召还,知审官院。与神宗论治道,遂及释老,力劝以尧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从谏为法。旋同知枢密院事,奏废止肉刑。元丰五年(1082),以疾求去。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奏陈十事:“曰畏天、爱民、修身、讲学、任贤、纳谏、薄敛、省刑、去奢、无逸。”建议备置谏员,广开言路。元钓元年(1086)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共执政柄,光卒,他独当国政,推进元钓更化。时科举专用《三经新义》,公著令主司不得出题老、庄书,举子不得以申、韩、佛书为学,经义参用古今儒之说,复贤良方正科。有集已佚。史称其“量闳而学粹”;议政,善博采众长;于讲说尤精,语约而理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