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团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团年分类:【中国民俗】 普米族传统岁时习俗,流行于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团年”就是除夕守岁。普米族提前一天过年,腊月二十九日即为除夕,凡同一家族的成员必须赶到族长家去团聚,在鞭炮声中举行“开酒坛” 仪式和祭祖典礼。然后男左女右分坐在火塘四周,一边饮酒吃果点食品,一边聆听族长讲述族史,颂扬先祖功德,这是普米族一年中礼仪最隆重的盛大节日。 旧时“团年”吃年饭的时间很有讲究:有“君三民四”、“王八二十五”、“过年吃酒肉,孝家二十六”。“姑娘出嫁,年饭二十八”等许多规矩。即:过去旧时官家腊月二十三,百姓腊月二十四吃年饭;妓女、乞丐腊月二十五过小年;服孝之家在腊月二十六吃年饭;初出嫁的姑娘于当年腊月二十八日回娘家吃年饭。实际上,老百姓大多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从腊月二十八起,至腊月三十都可以吃年饭,而以腊月三十吃年饭最为隆重。 在台州除夕夜吃年夜饭,叫做“团年”或“分岁”。年夜饭做成后,先要供奉祖先,让其“领气”后,全家聚在一起会餐,具有祝贺团圆和人丁康健的意思。年夜饭各地设置不同,临海人吃麦油煎,天台人做饺饼筒裹以肉菹,而大部分人则烧各种菜肴。不管什么类型的年夜饭,都合家饮以米酒,称为“团年酒”。吃过团年饭、团年酒后,各家烧一锅饭盛放在橱内,上面放红枣,留至新年初一吃,或做泡饭,或做炒饭。做“隔年饭”,表示有吃有剩,连年有余。玉环渔乡人家还烧些带红颜色的菜肴,留过新年,谓之“过年红”、“连年红”。除夕夜关门前,各家各户都在家门口燃放鞭炮,叫“关门炮”,以为辞旧。然后关上门窗,在每间屋内点上灯火到天明,称为“间间亮”。当家人往往通宵不睡,也有全家围炉而坐的,称为“守岁”。守岁既含对逝去的年岁的眷恋,也有对新岁的期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