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都分类:【传统文化】 元代都城, 即今北京市。蒙古人称“汗八里”,意为“汗城”。古代称蓟,辽称燕京,金称中都。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年(1215)蒙古军攻克金中都, 金亡后称燕京,世祖至元元年(1264)复改为中都。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建新城。九年改名大都,建中书省署,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城方六十里,有十一门:南日丽正、顺承、文明,北曰安贞、健德,东曰崇仁、齐化、光熙,西曰和义、肃清、平则。城东西两面相当于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抵今东西长安街,北至今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为当时世界少有的大城。 元代首都。即今北京市。蒙古人称“汗八里”,意为“汗城”。古代称蓟,辽称燕京,金称中都。1215年被蒙古军占领后,改用燕京旧名。1264年复改为中都。1268年开始在中都之东北建新城。1271年改名大都,定为首都。城方60里,开11门:南曰丽正、顺承、文明,北曰安贞、健德,东曰崇仁、齐化、光熙,西曰和义、肃清、平则。城内布局严整。皇城在其南部中央。宫城在皇城内东部,其西北为御苑,有太液池(今北海、中海)、万岁山(今琼岛)。皇城西部有隆福宫,北有兴圣宫,分别为太后、太子居住。大都城东、西墙及北墙北段之遗迹现尚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