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苗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苗年分类:【风俗文化】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苗族节日。时间在农历十月的卯日或丑日。雷公山山区的苗年要举行三次:九月过“初年”,因规模小被戏称为“打粑塞老蛇洞”;十月过“大年”;次年正月十五过“尾年”,尾年的时间与汉族元宵节相同,人们称之为“和汉族一起吃豆腐”。大年时间过去由寨老或鼓社首领决定,因而有时相邻的村子,过年的时间并不相同。十月初一早上杀猪,晚上打粑粑,第二天早上杀鸡宰鸭,下午才举行跳芦笙、踩铜鼓舞,斗牛、赛马等各种文娱活动。活动往往持续三天。过去曾有过年休息十二天的习俗,后来缩短为五、六天。节日里,老人走亲访友,畅叙年景,年轻人吹笙跳舞、游方联友。不少人家的男婚女嫁往往放到这期间进行。在雷公山一带,过去男人们还利用过年时间上山捕鸟。过年时人们尽情欢乐,同时也忘不了田地和耕牛,节日里各家男人带三 五根青草,一坨牛粪到田里,在粪上插上青草,再用酒、肉、饭、纸、香祭田。认为祭了田才好开犁,否则田神要怪罪。大年早上,还把酒淋在牛鼻上,以示让牛过年。苗年在农历十月举行,与过去苗族曾经使用十月历有关系。有的地方已经把苗年挪到春节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