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迈克·杰克逊――流行新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迈克·杰克逊――流行新锐

分类:【风俗文化】

迈克?杰克逊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黑人歌手。他的辉煌成就确立了在世界摇滚乐坛上无人能及的地位。

与精湛的技艺相媲美的是他的服饰形象。杰克逊的服饰形象永远追新求异,富于戏剧性。这种对新奇事物的兴趣以及在歌迷中的影响力,使其成为时尚的缔造者。对此,杰克逊在自传《我摇动世界》中坦陈,“我喜欢发动新潮流”。

在“莫顿25周年”纪念演出中,杰克逊穿着经典装束: 头戴法式软呢帽,身穿黑夹克,左手闪着神秘光彩的白手套。这只白手套上镶有1200颗莱茵石……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他就对白手套情有独钟。据手套设计师比尔?怀顿说:“他(迈克?杰克逊)喜欢用白色的手套来表现一种对光明的渴求,并且他还认为戴一只比较独特,富有戏剧性! ”也许迈克没有想到,他的一种念头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看! 在巡回演唱会上,许多歌迷都挥舞着戴着白手套的左手齐声呼唤他的名字呢。

杰克逊创造的时尚潮流不仅于此,白袜子也是其最爱。至于动机,他解释为:“在不久之前,穿白袜子会被看成是极端古板、守旧的标志。在50年代,大家认为白袜子好看。可是到了六七十年代穿白袜子上街就可能被人笑掉大牙,对多数人来说,连想都不能想。但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穿白袜子,而且将永不停止。我的兄弟们劝我把它染一下,可我一点也不在乎。”

太空舞演出服――“将军制服”是继白手套、白袜子之后的又一时尚创举。“将军制服”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追新求异,而是建构、完善自我形象符号的历程。

当然,如果探究服饰形象不断改变的原因,首先就是个体的内在原因。杰克逊的形象符号就反映出强烈的叛逆情结。一如他在自传中所言,“我的态度是: 如果时尚说应禁止,我就偏要干! ”可见,不断变化的服装形象就是这种心理作用的物化显现。它表现出杰克逊对自我的突破,对社会舆论的突破。这种行为意识在其人生濒临危机时表现得愈加明显。

如果从服饰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着装的反叛情结其原因有二。一是,“异众”心理的驱使,基于一些特殊情况致使个体必须确立异于常人的服饰外观,进而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个人风格。这在迈克?杰克逊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二是,自卑心理的作祟。它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杰克逊不断整容。迈克?杰克逊的种族自卑情绪从其整容前后的容貌变化中即可了解。早年照片中,杰克逊是个充满青春朝气的年轻歌手。明亮的眼睛,厚厚的嘴唇,饱满的面庞显示出黑人血统特征。此后多次整容手术则让迈克?杰克逊不再是原来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白人的形象。颇有特点的大鼻子被取走一节梁骨,植入硅酮; 厚厚的上嘴唇被卷得薄薄的; 卷曲蓬松的头发被拉直压平;黝黑的肌肤在药膏的涂敷、冲洗、刮擦下而变得苍白憔悴。一系列改造完全可以说明杰克逊对自己的黑人血统感到无比的自卑与辛酸。同时整容之后的杰克逊常以浓艳示人,甚至有人曾看到他在私下里戴着各种不同的面具。这些古怪的行为也许只能用自卑感作祟来解释了。杰克逊自己曾经表示过自己不希望在公众面前暴露容貌,这些应该也是源于他对缺少足够的信心。

骄傲也好,自卑也罢,毕竟他的名字――迈克?杰克逊,代表了当时摇滚乐坛的最高成就。那充满魅力的歌声使迈克?杰克逊的服饰形象也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经典。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