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30年代安徽农民家庭收支状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30年代安徽农民家庭收支状况据1934年的《中国经济年鉴》记载,安徽当时最富庶县份无为县和最贫瘠县份霍邱县农村每户收支状况如下: 安徽无为县农家每户每年收支 收入(有田10亩) … 214元 作物……… 164 园艺及畜牧………30 其他杂项………20 支出……… 269 农具………20 工资………10 饮食………124 医药………10 肥料………30 房屋………10 衣服………20 交际………10 婚丧………10 教育……… 5 杂费………20 出超 ……… 55 安徽霍邱县农家每户每年收支(皖省最贫瘠县份) 收入(有田23亩) … 225元 作物……… 175 园艺及畜牧………30 其他杂项………20 支出……… 255 农具………20 工资………15 饮食………100 医药………10 肥料………40 房屋………10 衣服………15 交际………10 婚丧………10 教育………5 杂费………20 出超………30 [中国经济年鉴,1934年,第6章,页F380—381] 由上表可知,当时的安徽农民,不论富庶地区还是贫瘠地区,农民家庭都是入不敷出。据余醒民1934年发表在《经济评论》上的“安徽怀宁县农村经济概况调查”一文也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的怀宁县平均每户年收入147.73元,支出176.80元,出超29.07元,而且雇农不计在内。据1935年《中国经济志》载,安徽休宁县“在百户农家中,亏空者占六十一家,盈余者仅八家,其余三十一家,尚能收支相抵。”而安徽宁国县,“全县盈余农户仅占百分之五,平值农户占百分之十五,亏空农户占百分之八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