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一、饮料制造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十一、饮料制造业云南最早的饮料制造业是酿酒。清光绪六年(1880年),嵩明县杨林镇陈鼎首创“杨林肥酒”,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据1924年出版的《云南农业概况》记载,云南省历年产烧酒、土酒、各种果酒及酒曲4 300多吨,比较受饮酒者喜爱的有丽江窖酒、墨江紫米封缸酒、江川烧酒、昭通梨酒、鹤庆薄荷酒、呈贡冰梅酒、牟定甘酒、曲靖玫瑰升酒、玉溪玉梅甘谷酒、凤仪米酒、鲁甸清酒、昆明稻酒、桂兰酒及冷气酒。民间作坊酿酒遍及各地,少数民族地区更为盛行。1951年以后,一批国营酿酒企业陆续建成,云南的酿酒业步入工业化生产。云南的饮料白酒一直稳定在社会量17万吨左右,其中商品量12万吨左右,品种主要有高(低)度白酒、果酒、米酒、黄酒、葡萄酒等,香型以小曲米香型和大曲浓香型为主。进入80年代以来,国家限制高度白酒发展,提出高度酒要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原酒转变;粮食白酒向果露酒和其他配制型代用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的发展方向。云南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提倡发展节粮型酒,支持鼓励利用野生资源开发低度木瓜酒、梅子酒、橄榄酒、紫米酒、虫草酒、松茸酒、天麻酒等。在国家酒类评比中,云南酒获部优质产品称号的有15个产品,获省优质产品称号的有33个产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