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托马斯·莫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托马斯·莫尔托马斯·莫尔 (1478—1535),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家庭。其父约翰·莫尔曾任英国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莫尔的代表作就是1516以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在该书中,莫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制法律的本质。他把封建制法律看成是富有者为了实现保护私利的阴谋、而假借国家的名义颁布的条文。他在《乌托邦》 一书中指出,在当时一些封建制国家里,穷人每天作工的微薄收入,富人也总是用欺骗的手段和假借国家的法律加以侵占。对穷人从事的有益于社会的辛苦劳动,竟然这样刻薄无情地去对待,本来是不公道的; 可是富人却玩弄手腕,利用颁布法律条文,把这样不公道的事曲解成为 “公道” 了。他们还想出种种诡计,保护已经骗得的东西,残酷地剥削和奴役穷人。莫尔愤怒地写道: “把他们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这种阴谋就当成了法律。” 莫尔对英王及其谋臣们利用法律诈骗财物的阴谋,作了无情的揭露。在 《乌托邦》 中,他还有力地抨击了英国的血腥立法,全面地分析了当时产生盗窃犯罪的社会原因,具体地提出了处理盗窃犯的原则。他指出,英国当时用死刑处理盗窃案。这样动用法律,不仅不能收效,而且很不公平。因为一个人的性命比金钱宝贵得多。如果对盗窃犯和杀人犯都一样判处死刑,那么本来只想抢钱的盗窃犯,由于考虑到这一点,就索性把人杀掉。因为这样,不会招致比死刑更严重的后果,反例可以杀人灭口,使自己能更好地逃脱罪责。莫尔接着分析了产生盗窃犯罪的社会原因。首先是因为有大批贵族,“这些人象公蜂一样一事不作,靠别人的劳动来养活自己。” 他们对佃农 “敲骨吸髓,重重剥削”。逼得佃农无法生活,不得不去盗窃。贵族们还养着一大批毫无一技之长专门吃闲饭的侍卫。这些人,一旦主人死亡,或者自己生病,便无以为生,只有沦为盗窃。封建统治者为了从事战争,又养着一批常备军。“圈地运动” 迫使大量农民背井离乡。为了糊口除了乞讨,就只有从事盗窃了。但乞讨要被送进监狱,为盗要受到绞刑的处分。农民实在是无路可走了。还有,社会风气又是那样奢侈无度,许多人都只讲究吃喝玩乐,以及沉溺于种种不正当的场所和游戏。许多人把钱花光以后也只有走上抢劫之路。对此,莫尔斥问统治者: “你们纵民为盗,又去办盗,这不正是你们干的事么?” 托马斯·莫尔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1477年2月7日生于伦敦。1492~1494年就读于牛津大学。1497年,与著名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结为好友。1502年,任伦敦市副执行官。1504年,当选下议院议员。同年因反对英王财政政策被迫离职。1509年重返政界。1523~1529年担任下议院议长。1529年任大法官。1532年5月10日辞职。1535年7月因拒绝承认亨利八世的“至尊法案”、反对英国宗教改革被处死。代表作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这是欧洲第1部空想社会主义杰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