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渡江战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渡江战役Dujiang zhanyi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决定把长江防线分为两大战区:从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由白崇禧指挥,其兵力有40个师25万人;湖口以东至上海由汤恩伯指挥,其兵力有75个师45万人,并配有170艘舰艇和230余架飞机,协助防守长江下游。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也做好了渡江准备。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根据中央指示的精神,针对国民党军的江防情况,于3月31日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以三野第8、第10兵团组成东突击集团;以三野第7、第9兵团组成中突击集团;以二野第3、第4、第5兵团组成西突击集团。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九江东北之湖口的千里长江战线上,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实施渡江作战。另以四野之第12兵团归西突击集团指挥,位于武汉正面,在鄂豫、桐柏、江汉各军区部队配合下,牵制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的作战。整个渡江战役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4月20日至23日,突破江防,解放南京。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20日午夜,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援配合下,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先后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常州、无锡、镇江等地。23日,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舰艇25艘在南京以东江面起义。同日,第三野战军一部攻占南京,宣告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的覆灭。第二阶段:4月24日至5月13日。追歼逃敌,前出浙赣线。总前委根据沿江之敌向沪杭及浙赣线退却的情况,及时调整部署,以三野主力分别沿丹阳、金坛、溧阳及太湖两侧之线和南陵、宣城、广德之线,向长兴、吴兴急进,切断宁杭公路,完成战役合围,求歼逃敌。以二野前出浙赣线,迂回敌之侧背,切断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保障三野聚歼被围之敌。各部队日夜兼程,紧追逃敌。4月27日,东西两路解放军会师吴兴,三野占领苏州。5月3日,解放杭州,随即渡过钱塘江,继续追击逃敌;二野于5月1日至7日,经屯溪、婺源、乐平,直趋浙赣线,先后解放上饶、贵溪、金华等地。同时,四野之第12兵团及江汉、桐柏、鄂豫军区部队,相继占领孝感、黄陂等地,直逼武汉。第三阶段:5月14日至6月1日。解放武汉,占领上海。5月14日,四野第12兵团2个军从汉口以东之黄岗、蕲春地段发起强渡,于16日、17日先后解放武昌、汉口、汉阳,守军弃城南逃。5月12日,三野发起上海战役,激战至27日,解放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歼敌15万余人。在此期间,解放军还解放了南昌、温州、宁波等地。6月1日,解放了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6个师计43万余人,解放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武汉、南昌、杭州等大城市,以及苏南、皖南、浙江全省、闽北、赣东北、鄂东南等广大地区,为尔后解放华南,进军西南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渡江战役Dujiang zhanyi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遵照毛泽东、朱德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20日子夜起,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长江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占领贵池、铜陵、芜湖、无锡、镇江等城镇。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政府首府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同日,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舰艇25艘在南京以东江面起义,另外23艘舰艇也被迫在镇江江面投降。27日至5月6日,第三野战军又在郎溪、广德地区围歼南京、镇江逃敌5个军,并于5月3日占领浙江省会杭州。5月14日,第四野战军从汉口以东的团风、武穴地区南渡长江,武汉守敌弃城南逃。15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张轸率2万余人在贺胜桥、金口起义。16日、17日,我军相继解放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5月27日,第三野战军解放我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6月2日,人民解放军又乘胜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历时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6个师计40余万人,解放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武汉、南昌、杭州等大城市以及苏南、皖南、浙江全省、闽北、鄂东南、赣东北等广大地区,为我军继续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渡江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国共合作谈判破裂后,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从21日子夜起,第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天堑,彻底摧毁了敌人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

渡江战役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1949年4月21日,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5月3日解放杭州,22日解放南昌,27日攻占全国最大城市上海。5月14日第四野战军一部在武汉以东的团风至武穴地段南渡长江。16、17日解放武汉三镇。渡江战役到此胜利结束。此役共歼敌43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 的阴谋,加速了全中国的解放。

渡江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时国民党军汤恩伯集团75个师约45万人,布防在江西湖口至上海间800余km地段上,白崇禧集团40个师约25万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间近千公里地段上。同时设置有舰艇120余艘,飞机300余架。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其中:以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指挥第20、第26、第34、第35军,第10兵团指挥第23、第28、第29、第31军和苏北军区3个独立旅,共35万人组成东突击集团,由粟裕、张震指挥;以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指挥第21、第22、第24军,第9兵团指挥第25、第27、第30、第33军共30万人组成中突击集团,由谭震林指挥;以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指挥第10、第11、第12军,第4兵团指挥第13、第14、第15军,第5兵团指挥第16、第17、第18军及中原军区一部共35万人,由刘伯承等指挥。整个战役由刘伯承、邓小平(书记)、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指挥。第四野战军第40、43军约12万人策应渡江作战。自1949年4月20日午夜发起,21日晚全部突破当面江防阵地,23日晚,进占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5月27日攻占上海,5月22日占领南昌,5月17日解放武汉,6月2日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及江苏、安徽两省和浙江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