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门山自然保护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石门山自然保护区shimenshɑn zirɑnbɑohuqu在旬邑县东南部,为渭北黄土高原的最高点——子午岭南端的一部分,位于北纬35°06′~35°12′,东经108°36′~108°42′之间,面积3.33万公顷。因海拔较高,形成了独特的垂直变化的高寒山区气候。马栏河、姜家河、沮河、浊峪河发源于此。区内有秦直道、石门关、扶苏庙和姜嫄圣母庙等人文自然景观。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林地面积1.22万公顷,覆盖率78%。有各种野生药材120多种,主要乔木树种47种,国家级一、二类野生动物及省级一、二类野生动物30余种,有金钱豹、野猪、狐、狍、林麝、草鹿、青鼬、草兔、青羊、花面狸、狗獾、花鼠、岩松鼠、鼢鼠、喜鹊、画眉、山鹛、黑脸噪鸦、锦鸡、环颈雉、石鸡、岩鸽、鸳鸯、灰鹤等,水域中有鱼、鳖、水獭等。2002年7月咸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自然保护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