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秘书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秘书监官名。东汉时置。此后历代沿置。至明代废。掌图书秘记。《晋书·职官志》: “秘书监: 案汉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 置秘书监,后省。魏武为魏王,置秘书令、丞。及文帝黄初初,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而秘书改令为监。后以何祯为秘书丞,而秘书先自有丞,乃以祯为秘书右丞。及晋受命,武帝以秘书并中书省,其秘书著作之局不废。惠帝永平中,复置秘书监,其属官有丞,有郎,并统著作省。” (参见: 秘书省) 秘书监官名。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始置秘书监1人,秩六百石,掌典图书秘籍,隶于太常。曹操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即中书令之任。文帝黄初 (220—226) 初改为中书令,又置秘书监1人专掌艺文图籍之事,三品。自王肃为监后独立为署,不隶少府。晋武帝将秘书监并入中书省,惠帝永平元年 (291) 复置秘书监,统著作局,掌修撰国史,三阁图书。南北朝或置监或置省,秘书监为长官,梁十一班、陈四品,秩中二千石; 北魏、北齐皆三品。隋领著作、太史二曹、监正三品,炀帝降为从三品。又增置少监1人,后又改监、少监为令。唐高祖武德 (618—626) 初改为监,高宗龙朔二年(662)至咸亨元年(670) 改秘书省为兰台、监为太史,少监为侍郎,丞为大夫。武则天天授 (690—692) 初改称麟台。属官有秘书监,从三品; 少监,从四品上; 丞,从五品上。还有秘书郎、校书郎、正字,领著作、太史二局。宋元丰 (1078—1085)改制后,并崇文院入秘书省,以秘书监为长官,正四品。辽改省为监,以秘书太监为长官,少监为副贰,又设监丞、主簿、秘书郎、正字等属官,统著作局。金秘书监统著作局、笔砚局、书画局、司天台。元世祖至元九年 (1272) 置监,掌历代图籍,阴阳禁书。设卿4人,正三品; 太监2人,从三品;少监2人,从四品; 监丞2人,从五品; 典簿1人,从七品。属官有著作郎、佐郎、秘书郎、校书郎等。监丞皆用大臣奏荐。成宗大德九年 (1305) 升正三品,给银印。明洪武十三年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