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竿古代吹奏乐器。战国前盛行于民间。《周礼·笙师》: “郑司农云:竽,三十六簧。”贾公彦疏: “竽长四尺二寸。”形似笙而较大,管数亦较多。竽与笙为同一类乐器,区别在于音位排列及簧片数目不同,36簧为竽,13—19簧为笙。宋代以后竽渐消失。竽亦名簧,《诗·王风·君子阳阳》朱熹注:“簧,竽笙管中金叶也; 盖竽笙皆以竹管植于匏(葫芦)中,而窍其管底之侧,以薄金叶障之,吹则鼓之而出声,所谓簧也;故笙竽皆谓之簧。”汉代以前,竽与笙都被视为重要乐器,竽更被重用。《韩非子·内储说》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可见当时演奏竽的盛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