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陕县水文站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陕县水文站黄河干流上最早设立的2个水文站之一。1919年顺直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当年4月4日首次正式观测记录。陕县水文站址在河南省陕县城北门外的万锦滩观音堂,是清代设置水标(水位)站的旧址。建站时采用的是两断面法,选择的测验河段较顺直,河段下游200米处有一陡湾,再向下游7000米处是茅津渡口。断面处河宽300米左右,河床主要为卵石、泥沙组成,呈阶梯形,河床较为稳定。由陕县南关外陇海铁路基点R122引测水准点,位置在观音堂水文站办公室门前的石墩上,高程为304.487米。布设有A尺和B尺一组的基本水尺。在其上游110米处布设流速测流断面、浮标断面、上下比降断面等。建站初期只有技术人员和工人6人,测量仪器和工具是顺直水利委员会利用天津海关提供黄河上第一个水文站(陕县水文站)
首次观测的第一页水位记录的资金从国外购进的。测量积累了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输沙量、降雨量等黄河干流最早较为完整的系列资料。1949年后,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强了对陕县水文站的工作,购置70马力双引擎机动测船、KE经纬仪、水平仪、旋杯和旋浆式流速仪、横式泥沙采样器、河床质采样器等,陕县站水文测验工作日益完善。1958年成立三门峡库区水文实验总站时,陕县水文站随潼关水文总站一起并入。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