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司总计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司总计使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简称三司使。唐宋时期掌管全国财赋总计工作的最高长官。唐中期以后,财务行政渐趋繁杂,乃特简大臣分判户部、度支及充盐铁转运使,分别管理租赋、财政收支和盐铁专卖事务。五代后唐明宗于天成元年(926年),委派宰相1人专判。长兴元年(930年),将度支、盐铁,户部三司并为一司,称三司使。宋初或称“判三司”、“权判”,或称“点检三司”。开宝中,以参知政事二人点检三司,不久又以宰相为提举。太平兴国中,分为度支、盐铁二使,同判三司。后又分为三使。淳化年间,又并三司为一司。复以天下十道事务繁重,乃在两京置左、右二计使,分判十道,称为三司总计使判左、右计事,三司之称如旧。掌管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为最高财政长官,号称计相。元丰五年(1082年)改革官制后,其职掌归于户部尚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