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林党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林党争分类:【文化精萃】 万历时吏部郎中顾宪成因“建储”等问题与神宗意见相忤,被革职返故乡,和原任行人高攀龙、御史钱一本、太仆少卿史孟鳞等讲学于无锡东林书院,评论朝政,抨击权奸,逐渐形成一个颇有影响的政治集团,被称为“东林党”。东林党代表了中下级官员、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的利益和要求,反对王公、勋戚、权臣等掠夺土地,反对矿监税使的横征暴敛,主张广开言路,改革弊政,任用贤能,澄清吏治等。凡此都遭受大地主集团(包括皇帝、宦官、王公、勋戚、权臣等,即阉党)的仇恨。至天启时,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愈演愈烈。司礼秉笔太监魏忠贤擅权,“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常”,一时东林党的反对派,浙、齐、楚、宣、?党派都依附于魏忠贤,统称“阉党”。东林党首领之一、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劾魏忠贤24大罪。阉党疯狂反扑,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惨遭捕杀。阉党为了进一步迫害东林党人,任意编造《东林点将录》、《缙绅便览》、《百官图》、《东林同志录》等,据此大肆杀戮东林党人。熹宗死,无子,东林党派官员拥立信王朱由检即位,崇祯帝处死魏忠贤,对大批阉党分子定为“逆案”,分别惩治,对东林党人恢复名誉。但两党残余势力相互角斗时起时伏,一直持续到南明的灭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