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亲戚往来送节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亲戚往来送节令

分类:【风俗文化】

在汉族民间,亲戚间的往来习俗极为繁杂,大略可分庆吊往来、互走节令、平时串门和特殊聚会等数种。

亲戚间往来走动,一般都要带上点礼物,礼物的贵贱、多寡倒也不很讲究,只要“不空手”就行了。但什么场面送什么礼,什么节令带什么物,民间却有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不可随意变更。

在山东,亲戚间“按时把节”的往来,俗谓“送节令”,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正月初一,同村的亲戚互相登门拜年,送干果礼品,并互相设席请酒,叫 “吃年茶”。

正月初二,农家男孩由家长率领,带上干果糕点,往姑姑、姨姨家拜年,叫 “拜姑姨”。

正日初三,青年夫妇双双往岳家拜年,其所带礼品多为名贵干果或名酒补药等,俗谓“走丈人家”,婚后十余年间,年年皆然,直至夫妇年龄渐长,必须在家主事,脱不得身时,才由其儿女代替去“拜外祖”。

二月初二,新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用青布缝制的囊袋,内装百果五谷回娘家小住、俗称“送二月二”。

三月初三,一般是出嫁的女儿在此日前回娘家小住,到了此日,即携百果糕饼等礼俗食品回婆家,分赠邻里乡亲,俗谓之“送三月三”。

五月初五端午节,女儿女婿要给岳家送许多棕子; 已经订婚的男女,男家要给女家送衣料、服装、粽子及酒肴,俗称之曰“送端午”,女家则要以粽子及酒肴相答谢,让“毛脚女婿”挑回,以分赠邻里乡亲。

六月初六,出家的女儿要给父母亲;外甥、外甥女要给外祖父、母送用新麦炒熟、磨细做成的 “炒面”。

七月初七,已订婚的男女,男家要向女家送瓜果、麦面、油料、蜜糖和相当数量的酒与酒肴,俗称给女家送“乞巧费”;女家则要以麦饼擀烤“巧饼”相答谢,俗谓之“送巧”。

八月十五中秋节,已订婚的男女,男家要给女家送西瓜、月饼等应时物,俗谓 “圆月”。

九月初九重阳节,娘家要上婆家“迎女”,去时一般要带枣糕、花糕、黄酒等礼俗食品; 若是新嫁女,则得给女儿带上一套新衣。

十月初一,农家家家都要上坟,亲戚之间互相以香纸相馈送。

山东规矩,亲戚往来尚有许多禁忌,如新媳妇在正月十五以前不可以在娘家住; 临清一带,新媳妇在正月初七、初八、初九这三日和十一至十五这五日中,不准走娘家,俗谓“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十一拐弯至十五,拐弯死老天”。正月十六则是公认的走娘家的吉日,又称“走百病”,家家媳妇都走,但在娘家又不能住到二月二,说是怕 “蹬了娘家的囤子底”。

山东民间的 “送节令”习俗,现在尚颇为流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