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层层梯田连云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层层梯田连云天

分类:【风俗文化】

相传哈尼族祖先阿波仰者从遥远的北方迁到哀牢山深处居住,日子过的很艰难。阿波仰者有八个儿子,他把老五者美分派到叫打芒的地方居住。一天,者美带着妻子和孩子在山坡上摘采野菜,忽见一野鹅在水塘边的斜坡上啄泥觅食,啄着啄着,便啄出一条条小沟,水塘溢出的水从上边的小沟缓缓流到下边的小沟。聪明的者美受到启发,带领家人在山坡上垒造梯田,种稻,引来泉水浇灌,日子便一天天富裕起来。

传说毕竟是传说,哈尼族先民垒造梯田却是有史料记载的。《尚书?禹记》、《山海经?海内经》、《史记?西南夷列传》三部古史记载,在以哈尼先民“阿尼”为名的安宁河(阿泥河)两岸已有梯田种稻了。晚唐的《蛮书?云南管内物产》指出:哀牢山下段为“和泥”(哈尼族一支系)居住,“蛮治山田,殊为精好”。明末大科学家徐光启在其名著《农政全书》卷五《田制?农叠诀田制篇》以《梯田》为题说:“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处,除磊石及峭壁,例同不毛。其余所在土山,下至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裁作重蹬,即可种★……诗云:世间田制多等夷,有田世外谁题名;非水非陆何所兮,危巅峻麓无田蹊。层蹬横削高为梯,举手扪之足始跻;伛偻前向防巅挤,佃作有具仍兼携。”清代中期《临安府志?土司志》描绘哀牢山哈尼族的耕作情景:“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蹬,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卷槽,数里不绝。”

哈尼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以善于耕作梯田闻名于世。所垦殖的梯田,台数之多,技术之精湛,令外族人叹为观止。当您一到哈尼山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山寨前面鳞次栉比的梯田,层层叠叠,顺着山势的蜿蜒,像数不尽的道道天梯,从远远的山脚直挂云天,有的闪现在云海里、深谷间,有的铺嵌在山岩下、丛林边;大者十亩八亩,小到一挂蓑衣就能盖过。奇形异状,千姿百态,有的婉若弓弦,有的呈圆状,有的像奔突的长蛇,有的又似一破两半的葫芦,形形色色,各有所异。难以述尽。其间层次分明,埂路有序。每当冬末春初尚未栽种时,梯田里波光粼粼的清水在阳光照耀下,如古代武士银光闪闪的铠甲,又似姑娘巧手编织的一幅僮锦,更有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穿插其间,加之远近山色和山寨的衬托,犹如神奇迷离的图画,构成哈尼山乡特有的风光。

哈尼族对梯田的经营积累了成套的经验,选择土质好、水源充足又向阳的斜坡开梯田。砌埂从最下层开始,一般用黏土掺和石块填筑,再经过精心抿捶,便整齐牢固,不漏水不溃决。灌溉的水源多在山巅,把沟渠自山顶修下,顺序灌溉,充分利用“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自然条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7: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