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舅舅给外甥送羊风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舅舅给外甥送羊风俗分类:【风俗文化】 邯郸市郊县的农村和冀南一些县,还有豫北辉县一带,至今还残留着一种风俗习惯: 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外祖父或舅舅都要给小外孙、甥男女送羊,原来送的是真活羊,后来逐渐改用白面蒸成的“馒头羊”代替。 送羊,一般由外祖父选,不过舅舅也可代替。小外孙,甥男和甥女一降到人间就得开始送羊,年年要送,一直送到孩子长到12岁时才停止。不仅长子、长女要送,下面接着生下的弟妹也得送。有的地方,只要舅舅健在,不管外甥年纪多大,都要坚持送羊。所送的羊,一般是一个孩子一对,同时还伴随送些馒头,有些地方还配以用白面做的桃、石榴、青蛙等。送的面羊小的一只半斤或一斤,大的有五六斤至十来斤。 送羊还讲究一定的规矩和禁忌。如:所送的羊,必须让外孙、甥男女吃掉,别人不能染指。如果外孙、甥男女原就长时间住在外祖父家里,到送羊时,要提前几天将他们送回自己家中,然后才将羊送去。外孙、甥男女规定不准跟随送羊的外祖父或舅舅一齐回自己的家。认为“随羊走,妨舅舅;随羊来,妨奶奶。”对舅舅、奶奶有冲犯。这种迷信禁忌现在人们已相当淡薄。 送羊的习俗为什么要在六、七月呢?这是因为在旧社会穷人只有等到麦收以后才能有点白面。而且,这段时间正是农村停镰挂锄的时候,夏播、夏锄已忙过去,秋收尚未到来,可说是中原较为清闲的时节,自然是走亲访友送羊的最合适时间。 何以会流传送羊的风俗呢?在河北,据说与冀南的一个民间神话故事有关。传说沉香打败了他的舅舅杨二郎,用神斧劈开华山,救出他的母亲以后,便要去斩杨二郎的头,为母亲报仇雪恨。三圣母苦苦相劝,沉香为他母亲善良的心所感动,只得停下,说:“看在母亲的面上,暂且留他一条性命,不过有一条,他每年必须给我送一对活羊。我年年要剥他杨二郎的皮,吃他杨二郎的肉。”(杨与羊谐音,用羊象征杨二郎)。杨二郎惧怕沉香的神斧,只得答应每年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显然,这是神话传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