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鬼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鬼节

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黎族民间节日。流行于海南省保亭、陵水、三亚等黎族地区的农村。节期一般是农历每年七月十四日。主要节日活动是祭拜土地公和家神(祖先鬼),烧纸衣、纸钱,焚香。晚上各家让小孩插路香,从庭院门口一直插到村寨路口。插路香是为了给无主孤魂送香火与钱物。插香之后,全村寨的人集中起来做“降身”活动。一人闭目执燃香,双手捂耳蹲在地上。另一人拿一束燃香在他面前熏,口中念“降身”咒词,请远方亲友生魂或阴间鬼魂降在他身上,即“灵魂附体”。“降身”实现时,蹲着的人就可以给大家讲“魂”的主身要说的话。实际上是种以迷信来寄托对亲人和亡人怀念的活动。

风俗。流传于海南黎族。指旧时黎族节日。一般在农历七月十四日举行。届时,各家杀鸡、买肉,祭祀“公爷”(祖先鬼),给祖先鬼烧纸钱、纸衣。杞黎和美孚黎在家中的神龛前向祖先鬼祈求保佑全家生产吉祥、人畜平安。晚上,各家由小孩插路香,从门前的庭院插起,一户连一户,一直插到村寨门口,为的是给无主的孤魂野鬼送香火和衣物、元宝。

旧时,农历每年七月十五日,河南民间要上坟烧纸祭奠死者,并行超度亡魂野鬼之事,俗称“鬼节”,为迷信色彩颇浓的节日。此节原为宗教节日,说法有二:一说始于道教,因七月十五日为道家的“中元日”。道家认为此日地官要下降人间定善恶,道观均作斋醮荐福,故称“中元节”;一说源于佛教,因七月十五日是佛教释迦牟尼弟子目莲,设百味果供养十方僧众,于倒悬之中拯救了亲生母亲,故于此日为纪念日,谓之“盂兰盆节”。盂兰盆者,天竺语谓“解救倒悬”之意也。

放路灯。20世纪50年代以前,民间每逢七月十五日,白天家家要祭先祠,上祖坟,烧香燃纸,设供飨祖。有钱之家,还要持斋诵经,请道士掌坛打醮。有的晚上还要在路边、河边放置灯盏,烧纸焚香,俗称“放路灯”、“放河灯”以“超度天不收、地不留”的“孤魂”。在豫南新县等地,要给野鬼孤魂和过往之神灵拨撒冷饭,以为祭祀。

月半节。光山县一带民间,鬼节之祭讲究“新半月”和“老半月”。七月初二、初三为新半月,专祭新亡故之人;七月初六至十四为“老半月”,主要祭先祖,故也称鬼节为“月半节”。新县一带认为从农历七月初五至十五日都可行祭,讲究赶早不赶晚。桐柏县一带给先人烧纸要在晚上,同时讲究,农历七月十五日午饭前,不是烧纸祭祖者,不能来家串门。

点花山。在林县,鬼节还有点花山、对鞭之俗。农历七月初,人们便准备花山,各自在山坡上用乱石、秸秆、柴草围堆,至七月十五日夜点燃。届时,满山火光如山花竞放,故谓“点花山”。点花山多互相比赛,以柴堆大、火势猛、火焰高者为优胜。同时,在火光中,一些年轻人手持用青麻、布条拧制的鞭子,互相挑战点将,尽情甩打,以清脆的啪啪鞭声和准确度,比试胜负,俗称“对鞭”。点花山、对鞭获胜者便预兆其当年运气好,秋季庄稼一定丰收。

吃番瓜包子。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交口乡一带,农历七月十五日有吃番瓜?南瓜?的习惯,这天各家要把新摘的番瓜切碎成条,拌以油盐葱姜等调料,做馅蒸包子吃。传说吃了番瓜包子不做“翻”事,且肚中不生蛔虫。此时的番瓜又嫩又香,自然好吃,然吃了便不会做“翻”事,似为“翻”、“番”谐音之附会。

接闺女。河南民间七月十五还有接闺女回娘家之俗。新县与湖北红安、麻城接壤处,此日接回闺女就餐时,闺女要破例坐上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鬼节之迷信活动多已摈弃,且许多年轻人已不知有此节。然乡间,此时走亲戚、接闺女或吃新鲜番瓜之俗仍可见到。近年一些公墓为招徕顾客,也有于七月十五接墓主亲属扫墓者。

三月三,俗云为孤魂野鬼的假日,人称“鬼节”。人备饭馐(将两个平碗饭扣成一碗,呈圆顶形)、酒肴到外举祭。至晚出室看“鬼火”(即磷火),视火苗移动情况,占卜人事吉凶。是日,有请采茶班演《活捉三郎》之类的鬼戏,劝人行善勿作恶的;有青年男女出外嬉游并掐野菜的;有用地菜薹煮鸡蛋吃,用以祛火消灾的。蕲春人用大米做菜粑,名曰“吃鬼头”。城镇儿童多于此日放纸鸢,以表凌云之志。另外,还有煮荠菜饭吃的习俗,传说吃荠菜饭亮眼睛。三月三炒包谷粒吃,俗谓可以炸鬼眼睛;做疙瘩吃,说是吃鬼头。三月三,人们在身上装些葱蒜,在门上插桃树枝,谓可以避邪。三月三,还有用牛尿煮鸡蛋给小伢吃的习俗,谓可免百病。

农历七月十五为鬼节。这天早晨要在家堂、灶神、三代宗亲牌位前烧香叩拜,晚上到外面烧纸、泼撒食物祭祖。这天的烧纸很讲究,要烧一壶茶水(烧完纸前不能喝),炒一碟菜,准备好祭奠的果品,食物必须是完整的。傍晚,必须在吃饭之前来到外面,面对祖坟的方向下跪,由长者点燃纸后喊一声:“三代宗亲使钱来……”然后把纸分给其他人烧。烧完纸,再由长者泼撒祭祀的食物、茶、酒等,所有的人都要叩头作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