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均工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均工夫

明代制定的一种田1顷出夫1人,农闲时到京师供役30天的徭役制度。(见: 均徭)

均工夫

明代初期推行于南直隶(今江苏、安徽)及江西鄱阳湖北一带的徭役制度。初行于洪武元年(1368年)。其法:有田一顷者出丁夫一人;不足一顷田者,两户或两户以上合计一顷田者,共出一夫。每夫每年在农闲时供役三十日,到京城从事宫殿、官舍及城池修造。田多丁少、人力不足的大户,可以让佃户代充,并规定,主户必须供给出夫佃户米一石,用于供役其间的费用。数户合充的,出夫之家出力,不出夫之家每亩出米二升五合给出夫之人。为了保证均工夫的实施,在江南十八府和江西九江、饶州、南康三府编造“均工夫图册”,以便逐年佥征轮派。洪武十四年 (1381年) 建立里甲制度后,均工夫被里甲、均役(均徭)和杂泛(杂役)取代。均工夫役法奠定了以田定丁役的原则,并为以后徭役制度的演变创造了条件。

均工夫corvee accordin g to land size

明初施行的一种按田派役的制度。即每户每年按田地多少出丁夫到京城服役。洪武元年(1368年)制订,仅在南直隶诸府及江西饶州、九江、南康三府推行。后因黄册编成,实行里甲而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