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江起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19 宋江起义北宋末年 (约1119年),宋江等36人在山东起义,以梁山泊为根据地,活动于山东、河北一带。起义军经历十郡,重创宋军并粉碎北宋政府的招抚阴谋。1121年,起义军攻打沭阳、海州 (皆属江苏),被海州知府张叔夜所败,宋江归降,并参与镇压方腊起义。 宋江起义SongJiang qiyi北宋末年北方农民起义。又称梁山泊起义。宋徽宗时,朝政腐败,贪官污吏充斥,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生活在梁山泊(今山东东平南)附近的百姓原一向以采食水产为生,但西城括田所设置后,梁山泊被收为国有,农民进梁山泊捕鱼采莲都要交很重的税,北宋政府还派以残暴著称的刘寄、王宓等充当京东路转运使,使得民不堪命,起而反抗。宣和元年(1119),宋江等36人率领当地农民和渔民在梁山泊举起义旗。起义军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转战于京东、河北及淮南一带,以少胜多,屡败官军,使“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东都事略》卷一○三《侯蒙传》)他们“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张叔夜传》)宣和三年二月,宋徽宗令海州知州张叔夜“招降”宋江,张叔夜派间谍探知起义军正由沭阳乘船向海州移动,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东都事略》卷一○三《侯蒙传》),起义军中了埋伏,宋江被俘,起义失败。 宋江起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约在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前,宋江等36人聚众起义,活动于河北、山东一带。传说驻兵梁山泊(在今山东阳谷、梁山、郓城间)。起义军作战勇猛,声势浩大,攻略十郡,官军不敢与之相抗。宣和三年(1121年)初,攻沐阳(今属江苏)、海州(今江苏东海),海州知州张叔夜设伏兵使起义军被困,副将被擒,江投降宋朝。宋江事迹曾被编入宋人话本,以后即成为施耐庵、罗贯中撰写《水浒传》的根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