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宗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宗师官名。汉及至南北朝皆置。掌皇族宗室事务。《资治通鉴·汉纪·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 “诏曰:‘宗室子自汉元至今10余万人,其令郡国各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 《资治通鉴·晋纪·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十一月,魏主珪如西宫,命宗室置宗师,八国置大师、小师,州郡亦各置师,以辨宗堂,举才行,如魏、晋中正之职。” 宗师❶旧时用作对受人尊崇、奉为师表者之称谓。《后汉书·朱浮传》:“寻博士之官,为天下宗师。” 宗师官名。西汉平帝时置,属宗伯,掌散处郡国宗室子弟之训导。本指受人尊重堪为师表之人。《汉书·艺文志》: “儒家者流……宗师仲尼。”平帝时宗族人数达十万之多,但缺乏管教和控制。元始五年,王莽摄政,诏各郡国设置宗师,“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汉书·平帝纪》咸宁三年 (277): 以汝南王司马亮为宗师。后历代多有设置。 宗师明清时提学官之俗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