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招讨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招讨使

官名。唐代始置。此后历代皆置。清代废。唐、宋为用兵征讨临时设官,多由军政大臣或地方军政长官兼任,兵罢则省。元、明则为边地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常设官或武职土官。《旧唐书·职官志三》: “招讨使: 〔贞元末置。自后,随用兵权置。兵罢则停〕。” (参见: 招讨司)

招讨使

辽金官职名。为辽金时期在西北、西南、东北诸路所设招讨司之,最高长官。正三品,多以重臣知兵者充任。下设副使(二员),判官、勘事官、知事、知法等官职。掌边区部族招抚、征讨、贡纳、赏赐等事。元代常设于土蕃(西藏)、朵思甘(青海)等处。明代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武职士官。

招讨使

官名。掌镇压反抗、招降伐叛等。唐宋多以文武大臣或地方长官兼任。辽金沿边诸路常设有招讨司,由边区部族兵长官任招讨使。元代在今西藏、青海等地亦常设有招讨使司。明代专设于西南地区,由少数族首领任之,遂为武职土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