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财政管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财政管理

1840年~1994年四川财政管理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清代后期,财政管理权高度集中,中央设户部总管全国财政,四川设布政使司管理全省财政,组织赋税征解。地方政费在税款中出支,上报户部核销。1908年度支部颁订 《清理财政章程》 后,四川成立清理财政局,会同中央派遣的监理财政官负责清理收支款项,编订收支款目说明书。1911年开始编地方岁人岁出预算,财政收支管理由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发展。
民国时期,1912年成、渝两军政府合并设财政司。1913年中央划分国、地两税,成立国税厅筹备处与财政司分掌国省税收。1914年司处合并成立四川省财政厅,总理全省财政、税收,代征国税。1917年以后,四川防区制逐步形成,财税机构设置及规章制度均不统一。1935年川政统一后,因国、省收支一时难以彻底划分,成立国省联合预算,财政收支由委员长行营驻川财政监理处统筹。同时着手整理财政和税务,实行收支统筹,机构革新,统一税制,推行会计制度。1938年国、省收支划分,四川成立省预算。1940年实行新县制,将房捐、屠宰税划归县有,开始建立县级预算收支体系。1942年实行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两级财政管理体制,省财政并人国家财政系统,县、市财政独立为自治财政系统,预算由中央审核。1946年恢复中央、省、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四川各级财政、税务机构一切收支项目、收支程序、供给标准均按中央统一规定执行。1951年改行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体制,分中央、大区、省一级财政。1958年中央下放部分权限,扩大地方和企业财权,实行 “以收定支,五年不变” 的管理体制,并按 “合并税种、简化征税” 的原则改革税制,试行工商统一税。以后受 “大跃进” 的影响,财税机构合并,规章制度废弛。1961年财政重点强调集中统一,加强管理,严格纪律。四川在贯彻落实调整任务中,改进财政管理体制,适度集中财权、财力,恢复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并采取节减支出,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清仓核资等措施加强管理。“文化大革命” 期间,四川财政管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纪律松弛,财务管理混乱,机构撤并。1978年以后,四川财政管理围绕增强企业活力,逐步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先后试行企业基金、利润留成和各种形式的盈亏包干办法,继而按全国统一规定,进行 “利改税” 和工商税制改革,国营企业由上交利润改为交所得税。几经调整,到1985年实行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初步建立起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财政管理体制和税收体系,各级财税机构相继分设、健全。1984年省以下税务系统实行机构、编制、干部、经费四垂直管理。1985年以后全省6800多个乡建立起财政所。财政管理得到加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