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讯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通讯社又称“消息总汇”。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与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是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 通讯社专门搜集和提供新闻稿件、图片与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报纸、电台、电视台的主要新闻来源。四川最早的通讯社是1913年创办的成都通讯社。通讯社的发展,大体上与报纸同步。五四运动至抗日战争爆发,是通讯社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到1936年止,全省先后出现的通讯社共有316家。抗日战争爆发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1937年~1949年) 是通讯社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全省共创办通讯社283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四川先后创办的近600家通讯社中,除国民党官办通讯社及地方势力办的通讯社外,一般民营通讯社历史较短; 特别是40年代中后期,不少通讯社是为领贷款和新闻米而办,徒有虚名,并没有认真开展业务活动。初期,通讯社发稿用蜡纸油印,定期或不定期向读者寄发。1929年创办的华西通讯社最早向用户发电讯稿。从30年代起,各类通讯社陆续出现,如政经通讯社、经济新闻社、成都文化通讯社、民族新闻社、光声妇女通讯社、世界新闻摄影社等。1949年12月四川解放,国民党官办通讯社被人民政府接管,其他通讯社先后自动停办。新华通讯社先后在四川设立西南总分社、重庆分社、四川分社等分支机构,中国新闻社在四川设立四川分社、重庆支社,关注四川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通过公开和内部渠道,向国内外作了大量报道。 通讯社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与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报纸、电台、电视台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是1835年在巴黎创办的哈瓦斯通讯社,当时用信鸽来传递消息。1837年有线电报试验成功后,英国路透社1872年开始在上海发电讯稿。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1904年在广州创办的 “中兴通讯社”。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1931年在中央苏区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通讯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国家主办的世界性通讯社。通讯社一般分为国际与国内通讯社,各地设有分社。接收国内外分社的发稿,抄收外国新闻通讯社的消息,并对国内外客户播发国内、国际新闻稿、图片和专稿,还应不同客户的特殊要求提供背景材料和有关资料。 通讯社澳门没有本地的通讯社,只有其他通讯社在澳门设立的分社或派出的驻澳记者。其中,规模较大的,除中国新华社澳门分社外,还有葡萄牙新闻社(简称葡新社或路莎社)澳门分社和葡新社亚太分社。后两个分社的主要任务是向澳门各中文报章译发葡新社总社的电讯稿,并专发该分社记者所撰写的澳门新闻稿。另外还负责指导葡新社派驻亚太地区的记者。葡新社派驻亚太地区的记者主要分布在北京、台北、香港、东京等地。中国新华社则以新华通讯社澳门分社新闻部的形式,在澳门设立专职报道人员和专职记者。除了中、葡两国的通讯社以外,还有美联社、路透社、合众社、法新社等外国通讯社在澳门派驻有兼职记者。向澳葡政府新闻司登记注册并以澳门为总部的惟一一家通讯社,是葡中通讯社,但该社并未开展新闻报道业务。 通讯社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与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报纸、电台、电视台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是1835年在巴黎创办的哈瓦斯通讯社,当时用信鸽来传递消息。1837年有线电报试验成功后,英国路透社1872年开始在上海发电讯稿。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1904年在广州创办的 “中兴通讯社”。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1931年在中央苏区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通讯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国家主办的世界性通讯社。通讯社一般分为国际与国内通讯社,各地设有分社。接收国内外分社的发稿,抄收外国新闻通讯社的消息,并对国内外客户播发国内、国际新闻稿、图片和专稿,还因不同客户的特殊要求提供背景材料和有关资料。 通讯社采访、编辑和提供新闻信息,为其他新闻媒体和各类用户服务的新闻机构。世界上首家有影响的通讯社是1835年创办于巴黎的哈瓦斯通讯社,即法新社的前身。中国首家通讯社是1904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兴通讯社。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办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