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水土保持方面,进行了一批小流域试点,重点防治开始起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水土保持方面,进行了一批小流域试点,重点防治开始起步

贵州山大坡陡,岩溶地貌分布广,且暴雨强度大,森林覆盖率低;加上人口增长过快,陡坡耕作及毁林毁草开荒种植、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土层被侵蚀而越来越薄,严重地区出现“石漠化”、水库河道淤塞、溪河基流枯竭、自然生态破坏、旱涝灾害增加。据遥感制图资料,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7.6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3.5%,其中:轻度流失区3.79万多平方公里,中度流失区2.06万多平方公里,强度流失区1.49万多平方公里,极强度流失区3 122平方公里。全省多年平均河流输砂量达6 624万吨,河流悬移质泥沙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376吨。总的分布趋势是西部最严重,由西向东南部递减至每平方公里100吨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早在1954年就成立了金沙水土保持工作站(1956年更名为水土保持试验站),旨在探索蓄水保土经验,以推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1956年成立了贵州省水土保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提出及组织实施了一些水土保持措施。1966—1978年,水保工作有所停顿,加上人口膨涨,乱砍滥伐,陡坡开荒严重,水土流失更日益恶化。1980年9月省水利电力厅增设水土保持处;1981年恢复贵州省水上保持委员会,各地、州、市也相继成立水保机构。省从小型农水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开展水土流失治理。1983年起,开始抓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68个,到1990年底发展到170个,累计完成7 516平方公里的治理面积。其中,1988年毕节地区被列为长江上游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面积1. 61万平方公里),至1990年已有毕节、大方、赫章、威宁、金沙、黔西6县处于实施治理起步阶段,并初见成效;1990年国家及地方共投入753万元,以6县群众投劳为主,全年投工848万个,完成土石方818万立方米,修建坡改梯工程0.45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2. 514万公顷,种草0. 5万公顷,封山育林1.57万公顷,修山塘、谷坊190个,防洪沟渠154公里等,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94平方公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