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侗族戏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侗族戏剧分类:【中国民俗】 广西侗戏在清末由贵州传入。有《李旦凤姣》、《陈世美》、《山伯英台》等根据汉族戏曲、小说改编的传统剧目,也有《三郎五妹》、《秦梅娘》、《妹桃引郎》、《卜宽》、《白惹》等反映侗族社会生活的剧目。侗戏有平调、哭板、仙腔等唱腔。不分幕分场,剧情进展主要靠唱词,以多少首歌衡量一部侗戏的篇幅。大多在冬闲和月也航年时演出。月也航年时,主寨往往要求客寨侗戏班多演几天,白天演出中,主寨送饭到戏台,演员吃罢继续演出。这样的习俗,影响到侗戏的剧本,根据侗族生活添加的剧情和唱词越来越多,越演越长,有连续演三天至七天的。 1955年,三江县林溪业余剧团演出的侗戏《秦娘梅》,先后参加宜山地区、桂西壮族自治州和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获全国优秀演出奖,这成了中兴侗戏的推动力。此后各地侗族农村业余侗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竞演《秦娘梅》。 侗戏《秦娘梅》 佚名 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