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夜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夜市

分类:【中国民俗】

据《岁华纪丽谱》载:“七月七日,晚宴大慈寺设厅,暮登寺门楼,观锦江夜市,乞巧之物皆备焉。”祝穆《方舆胜览》称:“每岁七月七日,蜀人登大慈寺前雪景楼观夜市。”足见,成都夜市已十分悠久。

成都夜市。成都的夜市,售饮食的多集中在城守衙门至臬台署走马街口一段;售书画铜器者,多集中在臬台署至新街口一段;售古董玩具铜器及鲜花者,多集中在新街口至鱼市口一段;售鲜花、旧书、玩具、乐器、洋货、冠帽、铜首饰者,多集中在鱼市口至盐市口一段。每当黄昏降临,几条大街的屋檐下,遍设摊点,油灯照明,购物者、游观者比肩接踵,十分热闹。除天降大雨和春节数日外,夜市连年。民国期间,各种商品涌进夜市交易,百货汇聚,时间一再延长,地域不断扩大,提督街由原来的以游乐为主也转为以贸易为主了。其后,不少商家去青年路摆地摊,燃起电石灯售货,别是一番风味。

万县夜市。长江沿岸的一些大小码头,如重庆、涪陵、万县等地,各种船只靠岸停泊,来往商旅甚多,夜市也随之繁荣。特别是万县,上下船只多在此夜泊。民国初年,每日黄昏时刻,数以千计的小商小贩陆续奔至扬街口、沙帽河坝等处,摆摊营业,逐渐形成夜市。主要是买卖卤菜、面食、水果、炒饭等。还有不少商贩乘小船至停泊在江心的轮船上,向船员、旅客出售,时至夜晚九十点钟,夜市始散。小食摊点大都营业通宵。

民国四年(1915年)后,在蚌埠的许多官吏、军阀、富商、行伙等,模仿大都市人的物质享受,追求奢侈淫逸的夜生活,夜市随之兴起。夜市活动在30年代,主要是烟、赌、嫖三项,其风气盛行类似于天津、汉口、上海。一些人的生活习惯是傍晚灯亮才起床,早上灯灭才就寝,夜饭要吃两三顿,白日只凑合顿把即可。许多菜馆、饭铺在晚间经营,小商小贩肩挑手提香烟杂货走街串巷,奔忙不停。在一些艺场内,围绕戏院、书场附近,饮食点相连,生意到午夜过后才收。

旧时,南市夜市颇有名气,也最为繁华,专门于夜间营业,四季不辍,地点在现今南市荣吉大街一带。20世纪30―40年代,南市位于“三不管”之地,使得大小影剧院、茶楼、旅店林立,妓院塞满了里巷,而这其间也有绸缎、服装、鞋帽、钟表店等行业铺面的存在。夜晚,各行各业的店铺灯火通明,光亮耀眼,街市人流不息,各有光顾,各取所需。而沿街两侧也摆满了货架子,聚集了经营古玩、玉器、瓷器、铜器、文房四宝、字画等商品的小摊小贩。影剧院散场后,人流更甚。夜市不仅人多,各色人等也较为杂乱,上至官人、富绅、收藏家,下至地痞、混混儿、乞丐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