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姑苏的原由与苏州的传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姑苏的原由与苏州的传说分类:【地域文化】 伍子胥建筑的吴国都城,最早称为吴城,一名吴大城,后人又称阖闾城。战国时期,吴被越所灭。吴城失去了昔日吴国国都的显赫地位,而几乎荒废。战国后期,楚灭越,春申君封后,才恢复了生机,虽说春申君对吴城的重建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但对后来的发展确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名称没有改变。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便于统治,在全国实行了郡县制度。吴都成为太守府衙和县衙这一级地方的最高权力机构亦名之,如吴郡、吴州、吴县等等。汉代亦然。 随文帝开皇九年,派大将杨素灭陈国,废吴郡,改吴州为苏州。苏州之名便出于此时。 苏州城还另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姑苏”。据《潜夫论?边议篇》记载:“范蠡收债于故胥,盖故者舜臣名,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吴者,故名其地曰故胥,历代转音为姑苏”。《姑苏台图经》中亦有姑胥台的记载。同时在《左传》中也记有“胥门城”之称,后来即以此名为城名,称为“姑胥城”。在吴语中,“胥”、“苏”音近,久而久之,姑胥城变成姑苏城。 古城苏州的历史传说是很多的,一山一水莫不流传着那美丽动听的传说。比如虎丘山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原来是一片茫茫大海,一天,海上突然涌出一座小山来,冗立在万顷碧浪之上,人们好奇,取名为海涌山,后来春秋时吴王阖闾在吴越?李之战中受伤死去,他的儿子夫差接任吴国国王,就把先父的遗体埋葬在海涌山下,以十万之人来修墓:他们从太湖边取土,用水银灌体,用金银作坑,并用了大量珍宝以及“鱼肠”等名剑3000作为殉葬品,三天之后,有一白虎蹲在阖闾墓上。从此之后,人们便把海涌山改称为“虎丘山”了。 另外还有一说:相传秦始皇南巡到苏州时,想得到吴王的名剑,便亲自带上人去挖吴王阖闾的坟墓,因秦始皇知道墓中有不少的名剑。可是当秦始皇到阖闾墓时,抬头一看,忽然发现有只猛虎伏蹲在墓上,秦始皇赶忙挥剑砍虎,一剑砍在石头上,石头一分为二,老虎也吓跑了,结果宝剑也没有找到。从此,这座山改名为虎丘山。 除“虎丘”之名外,虎丘山还有“试剑石”、“憨憨泉”、“千人石”、“剑池”等传说。 六朝时期佛教兴盛,佛教南传之后,吴地出现了大批寺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诗句,而苏州是修建寺庙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因而也留下了不少传说。其中有关寒山寺的传说最富代表性。寒山寺的得名,是因高僧寒山、拾得从天台山云游到此主持缘故。可是,在民间确留下许多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苏州枫桥镇上的一间草房里,住着一位云游到此老和尚。一天,有一对逃荒行乞的夫妇,领着一小男孩来到老和尚的房前,请求和尚将孩子收做徒弟,老和尚答应了,当小孩的父母走后,老和尚问小孩叫什么名字。小孩告诉老和尚说:“母亲生我时,天上正飘着大雪,上山打柴的父亲差点冻死在山上,母亲为了要我永记住这件事,为我取名叫寒山。老和尚听完连连点头,接着就给寒山剪了个齐眉的沙弥头,俗称刘海发。从此寒山跟着师父诵经念佛。又过了一年,在一个夏日的黄昏,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扶着一位有病的老者,走到老和尚的屋前,生病的老者指着身边的小孩对老和尚说:“这个孩子是忠良之后,全家遭奸臣所害,孩子幸好在我家读书,才逃脱大劫,现我年老病重,实无力抚养这孩子,请求大师行个方便,将他收为徒弟,已免再遭奸人杀害。”老和尚一口答应下来,也给他剃了个齐眉的沙弥头,并取名“拾得”,教他同寒山一起诵念。 寒山、拾得两人在一起亲如兄弟,成天形影不离,跟在师父身边。一晃又过了好几年,这时师父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自知将于不久离开人世,便对身边的两个徒儿说:“你们现在都长大了,要知道诵透真经就能得道。”说罢,就将半部真经和一枝荷花交给寒山,又将另一半真经和一个竹皮编成的圆盒交给拾得后,便“圆寂”了。寒山和拾得痛哭一场后,将师父火化,整理好行装,带上师父交给的真经,准备各自外出访道。分手时,俩人相约好:明年此日在此相会。 第二年,两人如期而至,寒山对拾得说:“师父给我的赠物的用意,我现在明白了。”拾得也说:“师父的用意我也领悟到了。”说着两人各自从怀中取出半部真经合在一起,寒山又顺手从荷池中采来一支荷花,拾得也拿出圆盒同荷花放在一起,不约而同地说道:“师父是要我们荷(和)盒(合)一起,相诚已待,颂透真经,得成正果。”说完相视大笑。 自此之后,拾得云游四海,据传东渡日本,在日本还建有“拾得寺”呢。寒山留在枫桥镇上,尊从师愿,为民众施药舍茶,寒山“圆寂”后,百姓在枫桥边上造起了“寒山寺”,并在寺内立了一块画有寒山、拾得像的石碑,以志纪念这两位高僧。称寒山、拾得为“和合二神仙”。民间逢有喜庆,为了表达喜庆、和祥,都张挂“和合二仙”的画幅。画中是两个前发齐眉剃沙弥头的小孩,一个手持荷花,一个手捧竹编圆盒,象征着新婚夫妻情投意合,和合美满之意。 传说中的寒山、拾得是“和合二仙”,但据史记载,历史上也确有寒山、拾得其人,在《宋高僧传》、《太平广记?仙传拾遗》中都有寒山、拾得的记载。《全唐诗》中,也有寒山、拾得的诗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