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苗族民间音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苗族民间音乐分类:【中国民俗】 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几种。飞歌流行于黔东南一带操中部方言的苗族中,是苗族中颇有特色的音乐形式,多在山冈林野和田间地头演唱,特点是音调高昂、气势雄浑、节奏舒缓自由、旋律起伏大。一些地区分男声飞歌和女声飞歌两种,并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腔式。飞歌题材内容广泛,堪称苗族歌唱艺术的瑰宝。游方歌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唱的歌,风俗歌则是民俗活动中演唱的歌,叙事歌是讲述故事的歌,祭祀歌是指在宗教仪式上由宗教职业者演唱的歌。因内容的不同,音乐调式也有不同风格和特点。苗族乐器中使用最广泛也最有特色的首推芦笙,在苗族的三大方言区均有流行。芦笙的形制多样,就黔东南苗族芦笙而言,就有大、中、小、特小四种样式。大的高达丈余,小的仅有几寸。芦笙的演奏方式有独奏,有合奏,而以集体演奏为主,一般边吹奏边舞蹈。从内容看,芦笙音乐可分为舞曲、叙事曲、歌体曲、礼乐曲、进行曲五种。舞曲节奏分明,轻松活泼,主要用于节日集会,如芦笙会、跳花坡等场合。叙事曲一般用于祝颂和祭祀场合,或讲述一段历史,或叙述一个故事,因其动作难度大,故会吹跳者已很少。歌体曲多为小伙子在芦笙节、跳花坡等节日集会中寻找对象时吹跳,曲调优美,舞姿舒缓情意绵绵。礼乐曲主要用于红白喜事以及村寨间、亲戚间集体走访时吹奏。用于集体走访的乐曲节奏自由舒展,感情热烈;而用于丧葬礼仪的乐曲则多悲哀沉郁,肃穆庄严。进行曲多用于悼祭英雄祖先的场合,节奏激昂,舞蹈动作激烈。除芦笙外,苗族乐器还有芒筒、唢呐、大号、直箫、姊妹箫、竹笛、口弦、古瓢琴、二胡、四胡、木鼓、铜鼓、皮鼓、大筛锣、大锣、包包锣、大镲、小镲等等。根据功能,苗族乐器可分为风俗礼仪性和生活性两大类,前者由乐器组合演奏,后者则多为独奏。 苗族长芦笙 (刘振国 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