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郭子仪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郭子仪

分类:【传统文化】

唐朝名将。华州郑(今陕西华县)人。以武举累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安禄山叛乱,子仪任朔方节度使,败史思明于河北。肃宗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与回纥兵共同收复长安、洛阳。论功为第一,拜中书令,又晋封汾阳郡王,故人称郭汾阳或郭令公。代宗时,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攻唐,子仪以数十骑免胄见回纥大酋,说服其与唐兵联合攻击吐蕃。以一身系时局安危殆20年。德宗立,尊为“尚父”而罢其兵权,次年卒。

唐大将,平安史之乱的功臣。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武举出身,初授左卫长史,天宝八年(749),再由振远军使调横塞军使,继为朔方右厢兵马使,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在河北发动叛乱,郭子仪受命为朔方节度使,率师讨伐叛军。首战大捷,斩杀叛将周万顷,收复云中、马邑,加御使大夫。次年(756)与大将李光弼联合作战,克井陉,拔常山,切断了安禄山从洛阳到范阳的交通线。肃宗即位,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再授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之职。同年九月从广平王李?率朔方军及回纥西域兵十五万众,在香积寺(长安南)大败叛军,收复长安。十月与安庆绪战于陕州(河南陕县),安庆绪败退相州(河南安阳),子仪奉广平王进入东京(河南洛阳),以功加授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与李光弼等九节使会兵讨伐安庆绪,进围相州,由于缺乏统一指挥,为史思明的援军所败。上元三年(762)绛州(今山西绛县)发生兵乱,情势危急,肃宗封子仪为汾阳王,前往弹压兵变。代宗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攻入长安,子仪拜关内副元帅在商州组织抵御,并派兵骚扰敌军后方,迫使吐蕃退出长安。后,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叛变,纠合回纥、吐蕃南下攻唐。怀恩于征途中得病暴死,子仪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击败吐蕃。德宗即位,子仪进太尉中书令,尊为亚父,罢兵权。新旧唐书有传。

唐朝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 人。始以武举高等,补左卫长史,累历诸军使。天宝十四年 (755),安禄山反,以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乾元二年 (759),宦官鱼朝恩忌郭子仪之功,罢其兵权。上元元年 (760),肃宗采群臣之议,准备重新起用郭子仪,又为鱼朝恩所阻。上元三年,战争形势急剧恶化,不得已起用郭子仪为朔方、河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充本管观察处置使、进封分阳郡王,出镇绛州。代宗即位,程元振用事,罢子仪副元帅,充肃宗山陵使。广德元年 (763),吐蕃乘西北空虚,一直攻入长安。代宗起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到咸阳抵御。郭子仪以少数兵卒,虚张声势,吐蕃惊骇,逃出长安。代宗重入京师。广德二年 (764),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在河东叛变。代宗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大使,击败叛军。次年,仆固怀恩又引回纥、吐蕃数十万大军进攻,途中怀恩死。郭子仪不顾个人安危,凭自己威望,率数骑入回纥营,说服回纥,合力击退吐蕃军。德宗即位,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罢所领诸使、副元帅。其一生再造唐室,身系天下安危达二十年。建中二年 (781) 卒,年85。赠太师,陪葬建陵,谥曰忠武,配享代宗庙庭。有子八、婿七、诸孙数十人,不能尽识。其子郭暧娶升平公主 (即齐国昭懿公主)。其女孙为宪宗皇后,生穆宗皇帝。

郭子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