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下轿分类:【中国民俗】 花轿将至男家时,以三声炮通报,男家也放鞭炮迎接。临门,先由两位长嫂各持一火把迅速绕轿一周,并唱道:“老嫂燎轿,天神知道;火把一照,邪气跑掉。”以此,除去沿途所沾邪气,这叫“燎轿”。然后,新郎在轿前长揖三次,恭请新娘下轿。接着,“全福人”打开轿帘,由大姑小姑扶新娘下轿,并说:“要想发,大姑拉;要想有,小姑扭。”此时,大门紧闭,必须由新娘上前喊道:“娘!开门。”这叫“改口”。婆婆在门内问:“来家是否听话?”“一切都听婆婆吩咐。”有问必答,直到满意后才开门让进。淮北有些地方,故意把喜轿拦在门外,叫也不开,谓之“憋性子”。桐城习俗,新娘乘花轿至男方门前停下。男方请当地有名望的绅士或塾师行“退嫁神礼”。嫁神是新娘至新郎家的保护神,使命完成,男方用香烛纸马祭酬。主持退嫁神仪式者,手抓玉米、白果、茶叶,边撒边念退嫁神词:“嫁神,嫁神,喜嫁来临,三牲酒礼,送尔回程。车来车往,马来马停,一把喜果,撒开轿门。”桐城风俗,傧相还要宣读贺词,其词曰:“伏以!喜鹊成桥,迎渡牛郎织女;彩鸾引嫁,作合才子佳人。夫妇为人伦之本,诗咏关睢;姻缘协天地之和,礼成道统。名门贵子,恪守三纲五常以处世;望族名媛,遵以三从四德而终身。芝兰好合,佳偶天成,谨以馨香素果之仪,酬谢嫁神护送。庆今宵合卺交怀,恩爱到老,祝来年兰芬桂馥,福寿长荣。” 新娘下轿时,有一位“全福人”手拿米斗或簸箕,装上米谷和豆子,往轿里和地上抛撒。近代,改用金银纸屑。新娘下轿后,脚仍不能沾地,由几块红毡或布袋铺在路面,交替向前延伸,新娘一一踩过,谓“传袋”,旁边有人喊“一代传一代,十代传百代……”一直喊到万代才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