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傣族的村规民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傣族的村规民约分类:【中国民俗】 傣族村寨村风好,村寨成员之间皆和睦相处。在傣族村寨很少发生偷盗行为。“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傣家常引以为自豪。傣家每座院落和房门都是不上锁的。在竹楼周围仅以矮木栅或竹篱笆做院墙,只是为防止家禽家畜乱跑才设置的。这是因为傣族有一个传统的不成文的规矩:偷盗可耻。在村寨里,男女老少之间,一般很少发生争执,即使有点小矛盾,也能互相谅解,很少看见有大声吵架的。 傣族特别重视人际交往。交际的原则是诚信,即忠诚老实,诚恳待人。西双版纳的傣族就规定了大勐之间、小勐之间、版纳之间交往的三条公约:一是忠诚老实,说到做到;二是相亲相爱,互相信任;三是友好合作,共同遵守。 傣族很重视村规民约的教育,并从小孩抓起。西双版纳的傣族在家训、村规中就要求孩子:对人要和气,不要一不合意就发脾气,不要依仗有势的人去欺压没有势力的人;到外面去不要单独走,不要说谎,不要和妇女开玩笑;白天不要贪睡,不要听是非,不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不要在背后说人坏话;不要逞自己能干,不要嫉妒别人有钱和有名誉;在大庭广众之中不要讨账;在人多的地方不要说人坏话;借别人的东西要有借有还;别人不问你的话,你不要插嘴;别人问你什么,你就答应什么;别人跟你谈话还没有谈完,你不要走开,等别人话说完了然后再走。 傣族村寨制订的村规民约,村寨成员一般都遵守。西双版纳傣族在每年稻谷成熟时,要宣布一次防盗法,若偷谷一石,要罚两三石;偷盗耕畜者,则给以严惩;若遇牲畜践踏谷禾,按损失赔偿,主人有权将牛、马打死;被打死的牛马由全寨分吃,但需给主人一半的牛价。属于村寨内的公共事务,如分田会议,一年一度的修整水利,三月和七月的全村寨宗教祭祀,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的祭大庙,生产季节的围寨墙、修寨门等,村寨成员都必须参加。 ① 现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各地都开展创建文明村的活动。许多村寨都制定新的乡规民约。条文中除加一些新的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以及“五讲四美”、“改革婚丧礼仪反对铺张浪费”等内容外,多数继承了传统村规民约中的可取的方面,如“禁赌博,禁吸毒,禁偷盗,禁斗殴,禁酗酒,孝顺父母,尊老敬老”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禁止滥砍滥伐”等,村规民约仍然起着积极的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