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族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族刑

古代刑罚名。又称“族诛”、“族灭”,或“夷族”,指因一人犯罪而株连杀灭亲族的酷刑。根据其株连亲族的范围,又有夷三族、七族、九族、十族的区别。《尚书·泰誓》: “罪人以族。”孔传: “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兄弟、妻子,言淫滥。”《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二十年(前746年),“法初有三族之罪。”《汉书·刑法志》载:“秦用商鞅,造参夷之诛。”所谓三族,一说为父母、兄弟、妻子;一说为父族、母族、妻族。秦、汉以后,常用于对谋反、大逆等重罪的处罚。魏、晋虽除三族刑,律令不载夷三族罪,但有大案时,仍或使用。北魏制律,设 “门房之诛”,“亲族男女无少长皆斩”(《魏书·刑罚志》)。族刑一般皆为夷三族,有时亦有特例,扩大族诛范围。如《史记·邹阳传》载,荆轲因刺秦王不成,诛灭七族。据《索隐》: “父之族,一也;姑之子,二也;姊妹子,三也;女子之子,四也;母之妻,五也; 从子,六也; 及妻父母,凡七。”又如 《隋书·刑法志》载:“及杨玄感反,帝诛之,罪及九族。”明代方孝孺死后,成祖灭其十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此外还包括学生在内,另为一族。这些都已不是常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