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耙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耙地耕种的一个环节。耙是一种碎土平地的的工具,有的有齿,有的无齿。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中,有多幅耙地图。有的用一头牛拉,有的用两头牛拉。耙地人站或蹲在耙上,是为了加重耙的压力; 手拉缰绳,主要为了控制牛的行动。地经过耙后,土细地平,可以保墒。 耙地harrow农田翻耕后,利用各种表层耕作机械平整土地的作业。作业农具称耙。中国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有方耙、人字耙、耢和耖等耙地农具。现代常用的类型主要有圆盘耙、钉齿耙和水田星形耙等。耙地可以破碎土块,疏松表土,保蓄水分,增高地温,同时具有平整地面、掩埋肥料和根茬及消灭杂草等作用。中国北方常于早春季节进行顶凌耙地。南方稻区有干耙和水耙之分。干耙在于碎土;水耙在于起浆,同时也有平整田面和使土肥相融的作用。 耙地用各种耙对翻耕后的土地进行的耕作作业。耙地深度一般为5 cm,深的可达10 cm。耙地农具主要有圆盘耙、缺口耙、钉齿耙等3种。主要有顺耙、横耙、对角耙等3种方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