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邛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邛州唐代始设置的行政区。此后历代沿置。《旧唐书·地理志四》:“邛(qiong)州:上。隋,临邛郡之依政县。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割雅州之依政、临邛、临溪、蒲江、火井5县,置邛州于依政县。三年,又置安仁县。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移州治于临邛。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临邛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邛州。旧领县6,户15886,口72859。天宝领县7,户42107,口190327。在京师西南2515里,至东都3371里。” 邛州旧州名。南朝梁置。治、领依政县 (今邛崃市东)。后屡有废改。唐显庆二年 (657年)移治临邛县 (今邛崃市)。领7县,约当今邛崃、大邑、蒲江、名山等县市地。明洪武九年 (1376年) 降为县,成化十九年 (1483年) 升为直隶州。民国2年 (1913年) 年再改为县。唐时州境大邑产瓷器,轻坚质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