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北原始社会墓葬中的埋葬习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东北原始社会墓葬中的埋葬习俗

分类:【风俗文化】

1、归葬习俗

普遍出现的一次氏族及家族墓地的一次葬和二次葬的俗,反映了一种以一次葬为中心的归葬习俗,它应是以母系家庭为纽带家庭的反映。

2、同性埋葬的习俗

同性埋葬是我国原始社会中一些地区墓地中存在的一种埋葬习俗。其特点是将若干性别桢的成年死者同时合葬于一个墓穴之中,或是用二次葬的将不同时间的死者再拾骨集中埋葬于一个墓坑之内。

这种现象在白城靶山墓地的M1为六具骨架,均为仰身直肢,骨回排列整齐,墓中为两具成年女性,二具儿童。新兴洞M11为六具骨架分三层而葬,头西、头东各三人,有五人为男性,其中一名儿童性别不清。辽阳二道河子M2为母女合葬墓。同性葬起源于母系氏族晚期,在有些地方可延续到父系氏族阶段,甚至有的地方进入阶级社会中也还保留着这种习俗的残余。同性合葬是一种当时人们的血族观念和原始宗教信仰;特别是灵魂观念的强烈反映。

3、涂朱习俗

在黑龙江肇源重海屯墓葬骨架涂有朱色。白城靶山M4的墓中亦发现有少量的红色颜料,这种现象当为一种宗教的信,它起源于旧石器晚期。在东北仅见于昂昂溪、白金堡文化类型中。

4、割体葬仪

在密县新开流M6墓葬中的骨架“两手缺指骨”这当是一种割体葬仪,是一种在灵魂不灭的观念影响下的献祭行为,以割指以及其他伤残肌体的行为,只能说是原始人类用人作牺牲的一种缓和形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