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越巢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越巢居

分类:【中国民俗】

壮族山村民居为干栏式住房,其历史上下数千年,至今仍见。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巢居即干栏,又称干阑。《魏书?僚传》:“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阑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又称“麻栏”。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说:“僚(壮族先民)在右江溪峒之外,俗谓之山僚,依山林而居”,“民编竹苫为两重,上自处,下居鸡豚,谓之麻栏。”

干栏,最初是在大树杈上架木搭棚而居,故有巢居之称。后来移至地面,竖柱建屋,共两层,底层仅有几根柱子,没有围墙,上面建房舍以供居住。底层围以篱笆栅栏或石墙,用以饲养牲畜。后来,这种建筑形式发展成为美观实用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村落建筑。

现代干栏可分全楼居、半楼居两种。全楼居在地面立柱凌空而起(分布在桂西德保、靖西、龙州、天等、大新山区);半楼居多依山而建,劈山为平台,以平台为楼基的后半部,前半部立柱悬空为楼,铺楼板与平台齐,成为半边楼(分布在河池地区)。山区多草木结构,木柱下垫石墩,楼板和外墙用木板,屋顶盖草。有的楼下砌石墙或围木条、竹篱作墙。丘陵和较平坦的地方多泥瓦或砖瓦结构,四周墙壁筑泥墙或砌砖石墙,顶盖瓦。常见的干栏分上层、下层和阁楼三部分。上层住人,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住房,布局合理。下层用于饲养禽畜和堆放柴火杂物。阁楼及其附属建筑,则用于存放粮食和家具杂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