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勋伯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勋伯格

分类:【文化精萃】

奥地利作曲家、演奏家。生于维也纳。8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大提琴,并参加业余室内乐乐队兼作曲。经常如饥似渴地去听维也纳音乐会和歌剧。受到的唯一正式教育是跟作曲家亚历山大?策姆林斯基学习了几个月的对位法。

在维也纳,勋伯格身边聚集了一批崇拜者,其中最有天才的是贝尔格和韦伯恩,形成了新维也纳乐派。他们为获得承认,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勋伯格40岁时在维也纳卫戍部队服役,中断了他的音乐创作。七年的沉默使他形成了一套代替调性的结构手法。他用十二个音作曲的方法使音乐界感到极大的迷惑。他不倦地写文章宣传自己的音乐思想。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作曲法的基本问题上,其学说对20世纪音乐思想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勋伯格于1933年迁居美国,先后在波士顿、南加利福尼亚、洛杉矶等大学任教,直到70岁退休。他于1940年取得美国国籍。在美国逝世,享年77岁。

勋伯格的作品风格上不断变化,但贯穿其中的共同主线是当代表现派的艺术风格。他曾说:事实上,艺术家所努力追求的只是一个最大目标,就是表现自己。

勋伯格的作品主要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897―1908)半音阶音乐。代表作有作品第1号至第10号,这些作品还留在调性范围内,具有后期浪漫派特点。其中最著名的是作品第4号《升华之夜》。第二时期(1908―1912)无调性音乐。包括作品第11号至第21号。这些作品超出了大小调性范围,被称为无调性音乐。作品中取消了谐和与不谐和之间的个性差异,取消了主调感觉。最有代表性的是作品第11号《三首钢琴曲》、作品第16号《五首乐队曲》。第三个时期是1912年以后,十二音方法时期。他的成熟作品的风格特点,大多是由十二音技法决定的。作品第31号《管弦乐队变奏曲》(1927―1928)是这时期的顶峰之作。作品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十二音乐曲构成原理,是十二音技法的样本,这种作曲技法,给管弦乐曲写作带来了新方法。这首为庞大乐队写的作品,音色和旋律更加丰满和清晰。

勋伯格在美国时期的作品,使十二音技法更臻完善,允许十二音技法与调性传统手法并存。其代表作有第42号《钢琴协奏曲》,此作品具有松弛、迟暮之感的情调,更易于人们的理解。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4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