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兰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兰花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以前古籍中所称的“兰”,并非今日的兰花,而是菊科的古梁香。今日所指的兰花多为兰科中的地生兰类植物,是于宋代才被逐渐重视起来的栽培花卉。宋、明两代的爱兰者,多看重秋季开花的建兰。宋代赵时庚撰著的《金漳兰谱》(1233年),记载了20个兰花品种并指出因兰花品种的不同而应用的不同培护方法,十分细致,这是我国现存有关兰花的第一部专著。不久王贵学的《兰谱》(1247年)也记载了22个兰花品种。当时培育的鱼沈兰“十二萼,花片澄彻如鱼沈,浸水中无影,叶劲绿,此白花品外之奇”,是宋明以来著名的兰花品种,保存至今。到了清代,江浙一带爱兰家培育对象主要是春兰。在培育的众多春兰品种中,有不少是珍贵品种,如梅瓣型的有宋梅、余姚第一梅、鸳湖第一梅、小打梅等,水仙瓣型的有龙字、老十圆、汪花、春一品等,荷花型的有大富贵、郑同梅、翠盖、大魁荷、虎山绿云等。关于兰花载种技术,《遵生八 ?种兰奥诀》提到培兰的要领:“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兰谱奥法》提到艺兰必须采用产兰地区的山土;转盆可使植株受光均匀,有利于四面着生花蕾;适当删花,可预防开花的大小年现象发生,使其年年开花。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