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褥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褥疮中医病名。又称席疮。是指因久病或重病长期卧床不起而在受压部位所发生的疮疡。好发于腰骶、肩胛、枕、肘和足跟等处,为外科常见病症。多因患者气血亏虚,气血流通受阻,不能濡养肌肤所致。临床表现患病部位皮肤发红、紫暗,逐渐肌肤坏死溃烂,形成溃疡,一般无疼痛之感,较难愈合。治疗以外用药为主。此病应积极预防,帮助患者经常变换体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褥疮病名。又称“席疮”。指躯体因久着席褥而生疮。多见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臀骶、背脊、足跟等突出受压部位多发。初起患处发红紫黯,继而发黑溃烂,形成溃疡,难以愈合,甚则伤筋损骨。多由久病气血亏虚,加之受压,局部气血失于流通,肌肤失养所致。治疗应首先解除局部压迫;针对原发病辨证施治,以改善全身状况;外治以祛腐生肌为原则,并可按摩、艾灸患处周围,以利气血流通。 褥疮人体某部位受到长期压迫,导致组织坏死所引起皮肤和深部组织的溃疡。截瘫患者长期卧床,因麻痹部位的组织功能失调,对压迫的耐受力差。在骶骨、髂骨、跟骨和股骨大转子等骨隆起部位易发生褥疮,创口不易愈合,而容易继发感染。防治:以预防为主,经常更换卧位,局部酒精涂擦或按摩,保持皮肤干燥。已发生者应每日换药,控制感染,加强营养,以促进创面愈合。 褥疮decubitus组织受压后发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皮肤坏疽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不能站立的大动物。骨骼突出、缺乏软组织的部位最易发生褥疮。由于病程及组织受压情况不同,有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之分。宜加厚垫草,使患畜经常翻身,或使用吊具;受压局部可涂搽樟脑醑;褥疮可使用3%龙胆紫酒精涂搽和配合紫外线照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