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强巴赤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强巴赤列分类:【地域文化】 现代著名医学家、天文历算学家。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3岁开始跟其父学藏文,7岁进私塾,后入哲蚌寺当挂名喇嘛。其父多吉坚赞是著名藏医和历算学家,为著名藏医药学家钦绕诺布之师。医学世家的家学渊源熏陶了强巴赤列,他于民国30年(1941)进“门孜康”(即藏医历算学院),受教于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侍医、门孜康院长钦绕诺布,成为其再传弟子,以9年时间系统地学习了藏族医药学和藏历星算学知识。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中断医务和科研工作的情况下,凭记忆根据《四部医典》编写了《基础医学》、《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五官科学》、《妇科学》、《儿科学》、《方剂学》等11种藏医学教科书,对藏医学的传播作出了贡献。1981年写成《藏医历史人物传》,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以来的藏、青、甘、川等地的200多名藏医和藏医学者立了传。经过深入的研究,把藏医的历史上推了800年。以他为首翻译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辑80幅藏医学彩色挂图,汇集了4700多张细部照片,被誉为“国内中医界第一套彩色教学挂图”,荣获1986年中国图书奖,1990年首届中医博览会银奖和1991年首届全国优秀医史文献图书及医药工具书金奖。撰写的著作还有《临床学入门》、《四部医典形象概论》、《四部医典后续部形象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西藏分卷》、《天文历算史及天气预报工作经验》等,共计论文30余篇,专著4部,教科书13种。曾任西藏藏医院院长、西藏卫生厅副厅长、西藏藏医学院院长和名誉院长等职,并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任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少数民族获此殊荣者唯他一人。 他在藏医学教育、研究和临床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改革开放后,西藏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其建议,在西藏大学设立藏医科,后又将拉萨市藏医院改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使藏医教学从寺庙走进了学校。担任西藏藏医学院院长和名誉院长,对培养藏医学人才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藏医经典《四部医典》的考证和研究,确认该书的作者是藏族学者,从而推翻了《四部医典》为印度人作品的旧说。通过对天文历算的研究,对西藏的气象预报工作起了积极作用,对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所著《秘诀部形象论证》(即《临床学入门》)是填补藏医临床学空白之作,还亲自给患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藏医药学在当代的主要传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