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郑獬分类:【文化精萃】 北宋诗人。字毅夫,一作义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省)人。宋皇钓五年(1053)进士第一。曾任翰林学士、杭州知州等职。郑獬为官清廉,敢于替百姓说话,向以耿直著称于世。其诗受韩愈影响。风格爽朗明快,不妆饰,不雕琢。如《采凫茨》一诗:“朝携一筐出,暮携一筐归。十指欲流血,且急眼前饥。官仓岂无粟?粒粒藏珠玑。一粒不出仓,仓中群鼠肥。”语浅意显,明白如话。诗人从采荸荠的一个劳动场景引出感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现了诗人察民情、谙世风的爽辣风格。另一首《滞客》:“五月不雨至六月,河流一尺青泥浑。舟人击鼓挽舟去,牛头刺地挽不行。我舟系岸已七日,疑与绿树同生根。忽惊黑云涌西北,风号万窍秋涛奔;截断两脚不到地,半夜霹雳空杀人!须臾云破见星斗,老农叹息如衔冤。高田已槁下田瘐,我为滞客何足言!”诗人通过久旱无雨的自然景象描写,不仅道出了自己在旅途中成为滞客的焦急情绪,更以此为衬托反映出老农盼雨的那种迫切心态。一句“老农叹息如衔冤”,表现出了诗人对农家遭受天灾的无限同情。这首感怀诗成为诗人为忧民之所忧的佳作。有《勋溪集》。《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北宋文学家。字毅夫,一字义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皇钓五年(1053),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历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即位,疏谏当以俭治仁宗陵墓,不听;又请诏求直言,出知荆南府。还,判三班院。神宗初,擢翰林学士,反对对西夏用兵。权发遣开封府,不肯用新法按问刑狱,为王安石所恶,出知杭州,徙青州时,方行青苗法,獬亟言虐民当罢,引疾求闲,提举鸿庆宫。獬文章豪伟峭整,议论剀切,工诗。撰有《郧溪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